三流水村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南部,总面积14.1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91亩,居住面积2250亩;该村平均平均海拔730米,四面环山,自然景观优美奇特,有远近闻名的包拯棺,天然形成的鳄鱼石、望日孔、武士头像、马尾洞、漳州云洞岩风动石、鹰栖洞等,形象逼真,境内最高峰“黑牛峰”海拔1200米,站立山顶可观日出、看云海、远眺群山、有近万亩的松林可供游人倘佯,上百种野花似锦,几十种食用野菜及上百种中草药可供游人品尝及采摘。春季山花烂漫,夏日气候凉爽,气温比城区低6-9℃,无仙客来菌蝇干扰,秋季万山红遍、果实累累。

地理环境

三流水民俗村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南部,由108国道89公里处下道、往南不足5公里,经过一条长1080米的隧道即可到达。该村平均平均海拔730米,四面环山,自然景观优美奇特。

位置境域

三流水村与堂上村、四马台村、霞云岭村、大地港村、大草岭村、上石堡村、下石堡村北直河村龙门台村、庄户台村、王家台村、石板台村、四合村、银水村相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5.5亩(其中:田15.5亩,地20亩),人均耕地0.92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棒烤烟等作物;

拥有林地1414.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12亩,人均经济林果地3.1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50亩。

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4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98万元,占总收入的54%;畜牧业收入0.82万元,占总收入的11%;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8头,肉牛12头,肉羊16头);林业收入1.27万元,占收入的17%。第二、三产业收入0.35万元,占总收入的4.7%;农民人均纯收入1185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省内。

2006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3.98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54%。

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经济林果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核桃产业。

文化

特产美食

红肖梨是三流水村的特色水果曾经上过国宴,它颜色鲜艳、清脆可口,可以化痰止咳、润肺、健脾,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特别是每到春季梨花盛开的季节,走进该村,几千亩的梨园,一眼望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句,将立刻变为现实。

房山区特色八八席、房山磨盘柿、北京补花、张坊磨盘柿、金北联红小豆等特产。

旅游

这里民风淳朴,环境优美,是春季踏青、夏日避暑、秋时采摘、冬季赏雪、四季养生、体验农家生活的理想去处。三流水村有享誉京城的国宴红肖梨,年产量可达30万公斤、可供游人观赏采摘享受秋季的美景,感受丰收的喜悦。并保留了丰富多彩民俗活动,有自制玉米糁子杵磨,亲手制作豆腐的晃磨。

民间习俗散灯花,乡间制作土礼花,可在万亩森林中享受森林浴,还可采蘑菇、挖食用野菜等。现民俗旅游村内水、电、路、通讯设施齐全。以上这些优势均构成了民俗旅游的绝好条件,有可发展的良好市场前景。

三流水村附近有北京北京霞云岭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公园白草畔自然风景区、白草畔自然风景区、王家台烈士陵园、四马台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上石堡纪念馆等旅游景点

社会

社会保障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有11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无路灯。全村有11户通电,有11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00%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户(分别占总数的78%和31%)。

该村到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3.8公里,距离最近近的集贸市场3.8公里。全村共有摩托车3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户;装有太阳能农户2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5.5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5.5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3亩。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户居住于砖混结构住房,有1户居住于砖木结构住房,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的住房。

医疗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11户,共有乡村人口36人,其中男性19人,女性17人。其中农业人口36人,劳动力20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其中汉族31人,彝族5人。

到2006年底,参加农村农村医疗保险15人,参合率42%。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4公里,距离镇卫生院3.8公里

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麻旺完小,中学生就读到鄂嘉中学。

该村距离小学校4公里,距离中学3.8公里。

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6人,其中小学生3人,中学生3人。

获得荣誉

2021年1月13日,三流水村被评为2020年北京市“零酒驾”创建示范社区(村)。

参考资料

关于对本市2020年“零酒驾”创建示范单位 街道(乡镇)社区(村)名单进行公示的公告.中国政府网.2021-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