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永安桥

永安桥

南山村西北王渡溪上有座单孔石拱桥——永安桥,为渡济众人,永远平安之桥。

永安桥南边桥头有一间小屋,屋内有块《永安桥碑》,桥碑立于民国三十年(1941),碑文由南山村德星堂里人王士祯撰写,讲述了两次建造永安桥的经过,第一次在光绪初年,由王士的父亲王际元倡议建造,第二次在1941年,由王士桢的儿子王祖章倡议建造,文后刊刻了建桥的董事和助资诸善人的芳名。

历史

光绪三十年,时为翰林院编修蔡元培撰写了《王君茂庭家传》,他在如实叙说王际元一生“急人患难类如此”后,又重写道:“尝道经村外桥头坑,日暮失足,堕溪中,乱石矗立,幸无恙,以其桥梁柱皆木,故多危险,乃誓易以石而重建。集资巨万,不足则称贷以益之,桥成,行人称便。”最后,又满怀激情地发出议论,曰:“国人习气,坐视危险之事而不为之,或曰吾幸免而已,他人不暇顾焉。呜呼!自执政以至齐民,以得过且过为宗旨者,孰不如是,是以万事堕坏,浸至亡国。王君以堕溪之故,慨然改建石桥,不以难自阻,勇于任事者,推此志焉,可以救吾国。”

光绪三十年即1904年,1904年前后,蔡先生正执掌上海南洋公学,创办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与陶成章等组织光复会,念念不忘鼓吹民主革命思想,开启民智。这一年,王士祯正受聘在上海为塾师,同一批爱国志士一起围绕在蔡先生的周围,救国图强是他们共同的理想。蔡先生应请为王际元撰写传记,传记收入《南屏王氏宗谱》,人们争相拜读,传颂不已,“推此志焉,可以救吾国”。

重建

永安桥在1920年的洪水中被无情地冲毁,王际元的孙子王祖章,杭州甲种工业学校毕业后在杭州集股筹办庆春丝织厂,任总经理,眼看祖父倡建的桥被冲毁,行人又有了诸多不便,就“视危险之事而为之”,倾其所有,倡议重建永安桥,此议得到潘媚花等人的大力资助,于是就有了现在看到的永安桥。

参考资料

南屏王氏和南山村.新昌网.2015-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