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银像,系银铸半身胸像,通高15.5厘米,重300克,空心浇铸。底座呈正方形,边长5厘米,正面铸有印刷体俄文:卡尔·马克思;内壁铸有两行书写体俄文:第六号,莫斯科制造。

简介

1925年,安徽旌德县早期共产党员梅大栋携带这尊马克思银像,从江西安源路矿俱乐部回到旌德梅村,创办农民补习夜校,把银像置于讲台,给劳苦群众宣讲革命道理,传播马克思主义。他发展的旌德第一批新党员就是面对这尊银像宣誓的。银像为国家一级文物,现存旌德县档案馆。

银像传奇

三代保管

1925年,共产主义国际赠送给中国共产党一尊马克思银像。几经辗转,银像被运抵江西萍乡安源路矿工会俱乐部,由中共党员、俱乐部秘书梅大栋(1901-1957,安徽省旌德县人)保管。

1925年9月,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遭军阀李鸿程查封。梅大栋奉命将银像带回家乡旌德县梅村,经梅大栋全家三代五人精心保管得以留存。

现存于安徽省档案馆的这尊马克思银像高15.5厘米,重250克,为纯银空心浇铸。底座正面铸有俄文“卡尔·马克思”,底座铸有俄文“第六号,莫斯科铸造”。

秘密带像

1925年秋,安源区发生“九三惨案”,中共党组织遭军阀破坏,梅大栋奉命疏散。就在离开安源之际,刘少奇郑重嘱托梅大栋,一定要保管好马克思银像,把它安全带回皖南,开展革命活动。这尊银像是1924年10月,共产国际赠送给中共中央的,由中共党员肖劲光从莫斯科学习回国时带到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并交由时任俱乐部秘书的梅大栋保管。

为了完成党组织和刘少奇的重托,确保马克思银像安全带回旌德,梅大栋把自己化装成矿工,把银像用破衣服裹好藏在背篓下面,上面盖上破衣烂衫臭袜子,趁乱混出了安源。一路上,梅大栋小心谨慎,几次遇到敌人盘查他都机智地混过关卡。为了尽量避开敌人,他夜行晓宿,绕大道走山径,终于在1925年的10月,把银像安全带回到家乡三都梅村。

入党宣誓

参考资料

全国仅有的马克思雕像 为何珍藏在皖南小城.安徽省委编办.202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