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李贺军

李贺军

李贺军(Li Hejun),1957年12月16日出生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他是一位专注于复合材料领域的工程师,尤其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方面有深入研究。李贺军是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中国金属学会的会员,曾任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院长。2001年至2002年,李贺军在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做高级访问学者。2002年,李贺军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4年,李贺军担任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他的研究领域还包括纳米材料和液固挤压成形。2012年,李贺军作为负责人获批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2019年,他分别当选为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工作经历

1975年至1978年,在河南确山县刘店公社姚楼大队担任下乡知青。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洛阳农机学院(现河南科技大学)锻压专业,毕业后获得学士。1984年至1988年在洛阳工学院任教。1988年至1991年,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塑性加工专业,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4年在西北工业大学做博士后。1994年起担任西北工业大学教授。2001年至2002年在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担任高级访问学者。2002年至2016年担任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院长。2004年起任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12年作为负责人获批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2019年7月当选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2019年11月22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学术与教育经历

1982年从洛阳农机学院毕业后,李贺军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继续深造,1984年获得硕士学位,1991年获得博士学位。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1年被评为陕西省“三秦”学者。在教育方面,他致力于培养新一代材料科学领域的青年学术带头人,截至2019年3月,已培养博士后及博士硕士研究生130人,其中1人获得全国百篇优博论文。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李贺军主要从事先进碳/碳复合材料、纸基摩擦材料、纳米材料和液固挤压成形等方面的研究。他发明了系列新型高效C/C复合材料及抗氧化涂层制备技术,研制的高性能C/C复合材料已应用于陆海空多种高新武器型号的定型批产。成功开发碳纤维增强湿式摩擦材料和金属基复合材料新型制备技术,已应用于多种型号军机及民用领域的系列产品。根据2021年9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他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0余项。

学术成就

李贺军长期从事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研究,发表主要SCI收录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3部。他入选2020年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这反映了他在学术界的广泛影响力。

教学成就

李贺军在教育领域同样取得显著成就,根据2021年9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他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

社会任职

李贺军在学术和社会组织中担任多项重要职务,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材料学部委员、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先进材料及成形技术“111”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学务理事、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工学会碳石墨材料委员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同时,他还是《无机材料学报》《新型炭材料》《航空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Carbon Letters》《中国材料进展》等期刊的编委。

人物评价

李贺军被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建评价为心无旁骛干事创业的典范,20余年来心系国防军工发展,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强国强军梦紧密联系在一起。西北工业大学评价他的成果已成功支撑了多型高技术装备的定型与研制,解决了国家重大战略亟需的多项关键超高温材料应用难题,并且在中国机械、冶金、汽车等众多民用领域得到应用,为国防科技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全国英才数据库:国家级英才人物——李贺军(院士).英才网.2024-11-08

祝贺我校李贺军教授,校友张平、向锦武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澎湃新闻客户端.2024-11-08

喜讯!河南科技大学校友李贺军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教育在线.2024-09-19

李贺军:研究碳/碳复合材料功夫到家的新科院士.科学网.2024-11-08

中宣部等发布2018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www.xinhuanet.com.2020-04-09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科技人物.2020-05-31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李贺军与3位西工大校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新闻网.202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