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河阶

河阶

河阶,亦称阶地、河阶地、河流阶地或堆积坡,是因河流下切形成新河床时,旧河床高于新河床而形成的地理现象。河阶包括阶面与阶崖两部分,主要是地壳隆起与侵蚀基准下移所造成。

基本概况

河阶包括阶面与阶崖两部分。阶面即旧河床,为河流进行侧蚀和堆积所形成的平坦地带;阶崖为新旧河床之间的陡崖,是河流下切作用的结果。阶崖的高度代表河流下切的幅度。河阶形成主要是由于地壳隆起或侵蚀基准下移,与地壳变动和气候变化的因素关系密切。河阶面上多为砾石层所覆盖,代表原来古河床上的冲积层。河阶的发生标志着地形的平衡面被破坏,新的侵蚀作用开始,河床切穿其本身的沉积物而形成新河道向下切蚀。

年龄判断

河阶的年龄则是以阶数来判断,阶数的起算则是由下而上按顺序排列,最低的阶地称为一级阶地,向上依次为二阶阶地、三阶阶地等等,依此类推,直到最高的阶地即为这座河阶台地的总阶数,依照总阶数可得知河阶的年龄,换言之是阶地愈高,表示阶地形成的年代愈老。

河阶种类

河阶依组成物质可分为岩石河阶(rock river terrace)或侵蚀河阶(strath terrace),以及砂砾河阶(砾石 river terrace)或冲积河阶(alluvial)。依河谷两旁河阶形状之对称与否,可分为对称河阶(paired river terrace)和不对称河阶(unpaired river terrace),后者多见于不均匀地形。常见的河阶形状包括河谷平直处的直形河阶,以及河谷弯曲处凸岸部分的剧场河阶(amphitheater river terrace),后者因河流围绕三面作半圆形或弧形而得名。

各地分布

河阶分布广泛,不同地区有其特有的河阶地形。在日本,有立川段丘、武蔵野段丘和秩父地方等。台湾则有大溪河阶群、新社河阶群、鹿谷河阶群、德武河阶群、鹿野河阶群和美兰河阶群等。河阶的多寡和形状会影响河流边沿岸人民的安全。

河阶形状

常见河阶形状有:

1、在河谷平直处沿河生成的直形河阶。

2、在河谷弯曲处的凸岸部分生成的剧场河阶(amphitheater river terrace),因河流围绕三面作半圆形或弧形,故又名半圆形河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