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0

M10(也称NGC 6254)是位于蛇夫座区域的一个球状星团,是北半球可见较亮的球状星团之一,同时也是银河系200多个球状星团中的一员。M10由法国天文学家梅西耶于1764年5月29日发现,他将其列为梅西耶目录的第10个天体,并描述为“无星的星云”。1774年,德国天文学家约翰·艾勒·博德也将其描述为“无星的星云,非常淡”。使用更大的望远镜,德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成功解析了这个星团,描述其为“非常紧密的恒星美丽的集团”。

M10的潮汐半径为19.3角分,约为月球显示半径的两三之一。通过中等大小的望远镜观察,其大小约为8-9角分,因为其亮核心仅有35光年宽。M10的核心半径为48角秒,半质量半径为147角秒(2.5角分)。M10的空间尺寸为83光年,估计距离地球14,300光年。它位于蛇夫座中心橙色星30蛇夫座西侧约1度。

在其他元素(除氢和氦)的丰度,即天文学家称之为金属丰度方面,M10是“中等金属贫乏”的。其铁丰度,测量为[Fe/H]等于-1.45 ± 0.04 dex,仅为太阳表面丰度的3.5%。该星团显示出已经通过大质量星和类型II超新星中的元素生成过程富集的证据,但几乎没有类型Ia超新星富集的证据。

由于双星平均质量大于正常星,双星倾向于向星团中心迁移。核心区域的双星占比约为14%,随着半径的增加,到星团外围地区减少到约1.5%。与之相应,核心区域中存在大量形成于双星相互作用的蓝游仙星,大部分形成于2-5亿年前。核心区域的星际密度约为每立方秒厘3.8倍太阳质量。在这个星团中发现了四颗变星

目前,该星团位于银河中心约5千秒差距(16,000光年)处,每1.4亿年环绕银河一周,每5300万年穿越银河盘面。其椭圆轨道的偏心率为0.21。

内容介绍

M10与M12相距3.4度,接近蛇夫座中心,结构比较松散,如果在没有光污染的情况下,使用4英寸(10厘米)的望远镜即可容易的看见它,若要分解成单个恒星,则至少需要口径20厘米的望远镜。

梅西耶将其列入星表并形容其为“没有恒星的星云”,威廉·赫歇尔首次将其分解为单个恒星。

M10的潮汐半径为19.3角分,其明亮核心大小为35光年,核心半径为48角秒,半质量半径为147角秒(约2.5角分)。

M10绕银河系一圈约需1.4亿年,每5300万年穿越银盘一次,其绕银河系轨道偏心率为0.21。

M10是一个贫金属星团

M10拥有年轻的蓝色恒星,同时在M10中已观测到超新星

参考资料

北半球可见较亮的球状星团表.中国天文科普网.2016-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