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蛋鸡,由德国罗曼家禽育种公司培育的品种,于1992年引入中国。罗曼蛋鸡是饲养最广泛的蛋鸡品种之一,具有产蛋率高、饲料转化率高、蛋品质优良等特点。

特点

生产性能高

罗曼蛋鸡的父母代种鸡72周龄产蛋量在275-283枚之间,产合格种蛋240-250枚;商品代鸡72周龄产蛋295-305枚。产蛋高峰期长且稳定,高峰期产蛋率高,父母代高峰产蛋率90%-92%,商品代高峰产蛋率92%-94%。此外,罗曼蛋鸡能够高效地将饲料转化为鸡蛋,料蛋比低,一般在2.3-2.4∶1左右,这意味着消耗较少的饲料就能产出较多的鸡蛋,降低了养殖成本。

适应性强

罗曼蛋鸡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好,可在不同的气候和饲养条件下生长和产蛋,能适应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环境,无论是北方的寒冷气候还是南方的炎热气候,都能有较好的表现,适合集约化养鸡场、规模养鸡场、专业户和农户饲养。

蛋品质量优

罗曼蛋鸡所产鸡蛋蛋重适中,平均蛋重64克左右,蛋壳硬,颜色均匀,便于运输和储存,不易破损。

雏鸡成活率高

无论是父母代还是商品代,罗曼蛋鸡在育雏阶段都有较高的成活率。其父母代1-18周龄成活率96%-98%,商品代1-18周龄成活率97%-98%。

性情温顺

罗曼蛋鸡性情较温顺,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而产生应激反应,便于饲养管理。在日常的饲养过程中,罗曼蛋鸡表现得较为安静,不会出现过于激烈的争斗行为。

抗病能力强

罗曼蛋鸡具有较强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其患病的几率相对较低,减少了药物的使用,降低了养殖成本,同时也保证了鸡蛋的品质和安全性。

生活史

罗曼蛋鸡从雏鸡到淘汰,一般分为育雏期、育成期、预产期和产蛋期四个阶段。育雏期一般是指0-6周龄,在这个时期是给温期,也就是借助供暖维持体温的生长初期;育成期是指7-18周龄,此时期主要是以通风换气为主的饲养管理;预产期是指19周龄-5%产蛋率这一阶段。罗曼蛋鸡在19-20周龄左右开始产蛋,产蛋率逐渐上升,到25-27周龄达到产蛋高峰,高峰产蛋率可达92-94%。随着周龄的增加,其产蛋率逐渐下降,但在整个产蛋期内,产蛋量仍然较高,72周龄产蛋量可达295-305枚。

性能

父母代种鸡18周龄体重1400~1500克,1~20周龄耗料8.0千克/只(含公鸡),1~18周龄成活率96%~98%,开产日龄147~161天,产蛋率达50%,产蛋高峰期产蛋率90%~92%;72周龄产蛋量275~283枚,产合格种蛋240~250枚,产母雏95~102只;68周龄母鸡体重2200~2400克;21~68周龄耗料41.5千克/只,产蛋期成活率94%~96%。商品代鸡20周龄体重1500~1600克,1~20周龄耗料7.2~7.4千克/只,1~18周龄成活率97%~98%,开产日龄145~150天,产蛋高峰期产蛋率92%~94%;72周龄母鸡产蛋295~305枚,总蛋重18.5~20.5千克,平均蛋重64克,体重1900~2100克;19~72周龄日耗料108~116克/只,料蛋比2.3~2.4:1,成活率94%~96%。

管理

温度

刚出壳的雏鸡体温调节能力差,需要较高的环境温度。1-3日龄适宜温度为32-35℃,以后每周降低2-3℃,直到6周龄时温度降至20-22℃。可通过育雏伞、暖气等设备来调节温度,同时要注意鸡舍内温度的均匀性,避免局部过热或过冷。育成鸡对温度的适应能力逐渐增强,鸡舍温度保持在18-22℃较为适宜。产蛋鸡最适宜的温度为18-23℃,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产蛋率和蛋品质量。

光照

1-3日龄的罗曼蛋鸡的光照时间为23-24小时,光照强度为20-30勒克斯,以便雏鸡尽快熟悉环境、采食和饮水。之后光照时间逐渐减少,强度也适当降低。

湿度

育雏初期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为宜,可通过地面洒水或使用加湿器等方式调节湿度。随着雏鸡日龄增加,湿度可逐渐降低到50-60%。

通风换气

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要适当通风换气,以排除舍内的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等,引入新鲜空气。通风量可根据雏鸡的日龄和饲养密度逐渐增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