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桥宫面
吴桥宫面是河北省吴桥县的传统名产,历史悠久,起源于东汉末年。这种面食以小麦精粉为主要原料,辅以精盐、精炼油、淀粉等,通过秘传的手工工艺制作而成。吴桥宫面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而闻名,适合各种人群食用,无论是主食还是小菜都适宜。此外,吴桥宫面还是一种理想的礼品选择。吴桥手工挂面制作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加工技艺和独特的饮食文化。由于最初仅供宫廷使用,因此被称为“吴桥宫面”或“贡面”。
历史起源
吴桥宫面的传说始于西汉末年,当时刘秀在躲避王莽军队的过程中,得到了一位程姓面食作坊主人的帮助。这位主人用自家制作的手抻细丝空芯面招待刘秀,帮助他迅速康复。刘秀登基后,将这种面食引入宫廷,使之成为皇室的专属美食。在唐朝之前,吴桥宫面一直由皇家贵族独享。宋代以后,由于制作过程的特殊要求,藁城宫面一度面临失传的风险。到了清朝中期,宫面开始小规模生产,专门供应给北京的清廷皇家。新中国成立后,吴桥宫面实现了大规模生产,成为了大众喜爱的美味佳肴。末代皇帝的弟弟爱新觉罗·溥杰曾对此表示赞赏。
制作工艺
吴桥宫面的制作工艺非常精细,包括配料、揉醒、压延、拉延、挂抻、晾晒等13道工序。为了确保产品的品质,即使订单再多,遇到恶劣天气也会停止生产。吴桥宫面的特点包括条细中空、洁白透明、耐煮不糊、入口柔滑、嚼劲十足、营养丰富、易于食用等,受到国内外市场的广泛欢迎。目前,吴桥宫面已经出口至多个国家和地区。
获得荣誉
吴桥宫面自1984年起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包括外贸部科研奖、部优产品称号、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河北省振兴经济奖、中国旅游优质食品称号以及国家科委科技星火奖。1992年在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中获得最佳展销奖,并被评为省优、部优和国优产品。2007年,吴桥宫面成为中国杂技之乡博览馆传统食品的唯一入选产品。
参考资料
吴桥宫面.乡村干部报网.2024-08-19
吴桥手工挂面制作技艺:13道工序精细讲究.中国小康网县域.2024-08-19
吴桥特色农产品:吴桥宫面.吴桥县人民政府.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