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蹄豆属
牛蹄豆属(学名:Pithecellobium),又称猴耳环属或围涎树属,是豆科下的一个属,为灌木或乔木植物。该属共有约10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亚洲和美洲𩽾𩾌,尤以热带美洲为多。在中国,牛蹄豆属有4种,主要分布在东南部至西南部。牛蹄豆属的植物无刺或有刺,叶为二回羽状复叶,花两性,排成球形头状花序或圆柱状的穗状花序,萼有短齿,花瓣在中部以下合生,雄蕊多数,长突出,合生成一管,荚果常旋卷,种子扁平,种柄丝状或膨大而成一肉质的假种皮。
概述
属名 Pithecellobium Mart. 猴耳环属
描述 Pithecellobium Mart. 猴耳环属,豆科,约10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和美洲𩽾𩾌,我国有4种,产西南部和东南部。灌木或乔木,无刺或有刺;叶为二回羽状复叶,羽片有小叶数至多对,很少仅一对;花两性,排成球形头状花序或圆柱状的穗状花序,单生于叶腋或簇生于枝顶,或再排成圆锥花序式;萼有短齿;花瓣在中部以下合生创展集团;雄蕊多数,长突出,合生成一管;荚果常旋卷,果瓣通常于开裂后扭卷;种子扁平,种柄丝状或膨大而成一肉质的假种皮。
基本信息
所属科 含羞草科
分布量 世界:100种;中国:4种
引种状况 非引种
原植物
猴耳环为常绿乔木,高可达10米;嫩枝有棱角,稍被微柔毛。叶为二回羽状复叶,有羽片4~7对,总轴有锐角,在每一对羽片下及叶柄近基部有腺体1枚;下部的羽片有小叶3~6对或更多,上部的羽片有小叶10~12对;小叶对生,小叶片近菱形,最顶的长可达2~4厘米,其他的较小,顶端短尖,上面微光亮,下面近无毛或被褐色柔毛。5月开花。圆锥花序顶生和腋生,被褐色微柔毛;花梗短,数朵聚成小头状花序;萼钟形,长约2毫米,被微柔毛,裂齿不明显;花冠白色,长3~4毫米,外面被褐色微柔毛;雄蕊长约为花冠3倍。荚果作2或3回旋转,在种子着生处之间的外边缘凹下。
生于山地疏林或灌木丛中。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区。越南、马来西亚也有。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摘取带叶嫩枝,晒干。
药用信息
药材性状 本品嫩枝有纵棱,略呈方柱形,直径0.5~2厘米,褐色至棕褐色;质坚实,但易折断,断面木部黄白色,髓部小,棕色。叶互生,为二回羽状复叶,羽片常4~6对,有的多达11对;小叶常卷缩或破碎,易脱落,近革质,菱形,顶生的小叶最大,长2~6厘米,上面深绿色至棕黄色,微有光泽,下面色较浅。气无,味微涩。以茎枝幼嫩、叶片多者为佳。
性味和功用 微苦、涩,凉。清热解毒,去湿敛疮。用于水火烫伤,疮肿和各种炎症。常用量10~15克。外用适量,涂敷患处。
附注 本品主用作制药原料,较少入处方。
功用: 清热解毒,去湿敛疮。用于水火烫伤,疮痈疖肿和各种炎症。常用量10~15克。外用适量,涂敷患处。
性味: 微苦、涩,凉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