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我们亲爱的祖国》(马达加斯加语:Ry Tanindrazanay malala ô)是马达加斯加的国歌,由佩斯多·拉哈杰森(Pasteur Rahajason)作词,诺伯特·拉哈里索亚(Norbert Raharisoa)作曲。这首国歌类似进行曲,受到了欧洲音乐和法国殖民教育系统的强烈影响。它于1959年4月27日正式被马达加斯加议会采纳,而马达加斯加于1960年6月26日正式获得独立。国歌的主要焦点是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雅威的感恩,呼吁团结和忠诚。马达加斯加音乐家经常用手风琴演奏这首国歌。
歌词
相关信息
《啊,我们亲爱的祖国》作为马达加斯加的国歌,其歌词和音乐均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拉哈贾松(1897-1971)和拉哈里索亚(1914-1963)都在法国殖民教育系统下成长,这一系统旨在同化被殖民的人民,并促进与法语及法国文明、价值观和文化偏好的紧密联系。拉哈贾松受到了强烈的宗教教育色彩的影响,这解释了他决定成为牧师的原因。拉哈里索亚则是一位音乐教师和教授,他在作品被采纳后不久去世,因对马达加斯加文化的贡献而被选为1967年40法郎邮票的特色人物。
国歌最初是用法语和马达加斯加语写成的,它被写成了欧洲风格的进行曲,这是一种传统的军事风格,有着强有力的齐步行进的节奏。国歌通过普遍缺乏当地音乐风格和乐器类型来显示其殖民影响。音乐和人类学教授罗恩·埃莫夫指出,国歌不是以瓦孔德拉扎纳风格演奏的,这是祖先音乐的风格,也被称为一种传统音乐形式。埃莫夫还指出,国歌通常不是用当地乐器瓦利哈演奏的,而是复制了欧洲圣歌使用的基本要素。
研究马达加斯加的伊戈尔·库萨克解释说,国歌受到法国殖民主人的影响,主题包括对雅威的祈求以及对土地/人民的非特定的热爱。第一节歌词集中表达了对国家和土地的全面热爱,以对过去的集体回忆和情感开头,以国家主义的忠诚和对国家的承诺结束。合唱部分是对造物主的祈祷,连接了现在与祖先的过去,并请求上帝在国家和人民身上赐福和幸福。第三节是对马达加斯加之美和其公民对其的热爱的回应,确认了与国家的联系,并表达了用身体、心灵和灵魂为国家服务的愿望。最后一节重申了马拉加斯人对他们心爱的国家的爱,并通过再次提到基督教雅威来祈求对国家和人民的祝福。
参考资料
网易.lyznc.blog.163.com.2011-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