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凡,男,1960年出生于吉林和龙,是一位文学博士。他在吉林大学文学院担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并且是该校学位评定分委会的成员。他的教育背景包括在东北师范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在安徽师范大学师从多位知名学者攻读并获得文学硕士学位,以及在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深造并取得文学博士学位。沈文凡的教学涵盖多个领域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并主持了多门精品课程。他的科研工作集中在唐宋文学领域,发表了众多学术论文,并参与编写了多部相关书籍。此外,他还活跃在多个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位。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沈文凡于1979年9月进入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1983年毕业后获得文学学士学位。随后,他前往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宛敏灏刘学锴余恕诚三位著名学者,专攻唐宋文学并于1988年7月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同年,沈文凡加入吉林大学文学院,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2000年,他在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跟随霍松林教授继续深造,专注于唐宋文学的研究,并于2005年6月获得文学博士学位。

职业经历

沈文凡的职业生涯始于1983年7月,当时他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第一中学担任教师。1988年7月起,他在吉林大学文学院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并最终成为博士生导师。在此期间,他曾两次作为客座教授分别在韩国庆山大学和新疆师范大学授课。沈文凡还曾在吉林大学文学院担任党支部书记、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等职务。

学术贡献

沈文凡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唐宋文学,同时也涉及汉魏六朝至元明清时期的作品。他已经发表了约50篇学术论文,其中包括《百韵五言长律嬗变考述》和《大历诗坛上的一个特殊存在---论韦应物诗歌功颂德的艺术特征》等文章。这些论文被广泛转载、摘编、评论和引用,累计超过300次。沈文凡还参与编写了《唐宋词鉴赏辞典》《增订注释全唐诗》《宋文鉴校点》《杜甫诗选注》《汉魏六朝辞赋与骈文精品》《汉魏六朝诗三百首译析》《唐诗绝句》等20余部书籍。他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首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认可。沈文凡主持了多项省级和国家级科研项目,如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诗题材演变史”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排律文献研究”。

主要作品

沈文凡的代表作品包括《排律文献学研究》(明代篇)、《唐宋词鉴赏辞典》《增订注释全唐诗》《宋文鉴校点》《杜甫诗选注》《汉魏六朝辞赋与骈文精品》《汉魏六朝诗三百首译析》《唐诗绝句》等。其中,《百韵五言长律嬗变考述》是他的一篇具有代表性的论文。

社会活动

沈文凡是多个学术组织的重要成员,包括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国际东方诗话学会、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中国李白学会、中国韩愈学会、中国孟浩然学会等。他在这些组织中担任理事或副会长等职务。同时,沈文凡还是吉林省新闻出版局图书质量评比委员会的委员,以及多家国内外机构的兼职研究员和客座教授。

参考资料

沈文凡.国学网.2024-09-10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中国唐代文学学会.2024-09-10

东西问|沈文凡:李白诗歌如何影响亚洲文化圈?.中国新闻网.2024-09-10

【古典文学】沈文凡教授:儒禅互融与大历诗风.豆瓣.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