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霸鹟(学名:Onychorhynchus sp.)是皇霸鹟属4种鸟类的通称,该属为单形属。在曾经的分类系统中,皇霸鹟被分为4个亚种,但1993年被确定为4个独立的物种。皇霸鹟的雄鸟具有华丽的羽冠,展开时成横向的扇形,而雌鸟的冠羽较短。它们的喙形扁宽,鸣管结构及鸣肌复杂,叫声多变悦耳;离趾型足,趾三前一后,后趾与中趾等长;腿细弱,跗跖后缘鳞片常愈合为整块鳞板;雀腭型颅骨。主要以飞行类昆虫为食,例如差翅亚目凤蝶总科。单独或成对活动在湿地或森林。筑巢精巧,早成雏晚成性。分布于从北美洲南部至亚马逊平原及巴西东南角,生活于热带雨林等潮湿地区。

形态特征

皇霸鶲共有4个物种,体长16-16.5厘米。小型鸣禽。体型虽小,但雄鸟的羽冠极为华丽,展开时横向呈扇状,羽冠呈黄色或红色,边缘带有黑色斑纹,扇状羽冠还有黑色斑点,可以说是雀鸟中最夸张最漂亮的鸟冠。

该物种出色的扇形冠通常是平的,但偶尔会竖起来,具耀眼的猩红色,周边装饰以华丽的黑色和钢蓝色。羽毛的其余部分的颜色也相当鲜明,上体正中是均匀的黄褐色至褐色,下体暗黄色至橙色,臀部和尾部红褐色,发咽喉白色。

栖息环境

栖息于热带低地及山区的湿地或绿森林。于巴西东南部的森林日渐减少,米纳斯吉拉斯州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巴拉那州。虽然它的范围仍然很小,严重分散,至少有七个个体在巴拉那和圣保罗的四个地点发现。

生活习性

主要以飞行类昆虫为食,例如差翅亚目凤蝶总科。单独或成对活动在湿地或森林。

分布范围

仅分布于北美洲南部至亚马逊平原雨林及巴西东南角,栖息亚马逊的热带雨林。仅限于厄瓜多尔西部的小的,孤立的森林斑块(从埃斯梅拉达南埃尔奥罗),并紧邻极端西北部秘鲁

繁殖方式

巢通常悬挂于树枝和藤蔓上,1-4月繁殖,在里约热内卢早成雏出生,这表明养殖发生在春季;在南半球是9-10月。求偶时头部扇形羽毛打开,头部有节奏的从一边向另一边摇摆。雌鸟孵卵,雄鸟保护领地和雏鸡。5月幼鸟孵化。

同属物种

种群现状

人类持续快速的砍伐森林,特别是在低地山区,减少了皇霸鹟生存空间,分布地被严重的分割形成地域碎片化。未受保护的森林大片丧失。同时,持续的放牧山羊和牛减缓放慢了森林更新。即使是“保护区”也不能幸免于这些威胁,

这种特有鸟类现生活在几个保护区,包括蒙帕斯库亚尔曼,Itatiaia和的Serra da波凯那国家公园,Intervales国家公园,乌巴图巴实验站,Guaricana森林保护区(Guaratuba的和莫雷蒂斯),萨尔托拉托私人林地(瓜拉克萨巴),马伦比国家公园,圣伊莱尔-兰格国家公园,蒙蒂阿莱格私人庄园。

这种鸟,其分布和生态环境都面临阐明其地位和需要保护,从而帮助保护其未来不受到威胁。尽管它处于高度分散和减少状态,在大西洋沿岸森林仍保持生物多样性,其中包括许多其他特有物种,正因为如此,仍然为世界各地的保护行动的最高优先事项之一。

保护级别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

参考资料

Onychorhynchus coronatus.nbci.2024-08-18

Tropical Royal Flycatcher.Birds of the World.2024-08-18

Atrapamoscas-real Amazónico/Tropical Royal Flycatcher/Onychorhynchus coronatus.birdscolombia.2024-08-18

Amazonian Royal Flycatcher.IUCN.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