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涟水中学创建于1928年9月,位于涟水县行政中心北侧,西临盐河。该校是国家级示范性高中,1979年被列为江苏省首批重点中学之一,1993年成为江苏省重点中学。并于2011年1月23日正式投入使用。该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优秀的教学设施,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2022年1月,入选2019—2021年度江苏省文明校园(中小学)名单。

历史沿革

国民政府时代

1928年9月,该校由中华民国涟水县政府创办于涟城,是由县立初级师范改名而来,定名称“涟水县立初级中学”,简称“涟中”。1938年9月,该校在百禄创办涟中分校。抗战期间,1939年3月1日,日本侵华军队侵占涟城,学校被迫停办。1939年9月,该校借用卧佛矶庙宇开学上课;同年底,日寇扫荡,庙宇全部被焚毁。1940年春,涟中又迁到丁庙小学复课;同年8月,八路军主力部队东进,到达涟水县后,该校又被迫停办。

1941年元月,涟水以盐河为界,分为涟水和涟东两县。涟水县于9月在丁庙办“淮涟中学”。1942年,该校先后设苗荡、金码、同兴集、安庄、黄庄、掉向庄、张集分校;同年8月,涟东县政府在大寺庵办涟东县初级中学。1943年夏,淮涟中学与县境内私立茂公中学合并,改名为涟水中学,又设孙梨园、孙桥、高沟镇三个分校。

1945年8月,该校迁址到涟城;同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涟水中学获中华民国教育部核准,改名为“淮海区第一中学”,简称“淮海一中”,仍设孙梨园、孙桥、高沟三个分校。1946年10月12日,淮海一中师生参加支前工作;同年12月下旬,大部分学生随中华民国国军北撤山东省后入伍。

1947年3月,留在涟水县的部分师生在厉小圩复课,校名改为“涟水中学”,先后设沟南、陈老庄、高沟三个分校。

1948年2月,涟东中学与滨海中学合并,成立滨涟中学;同年8月该校又被分开,涟东中学设在小埝,并设朱桥、后营两个分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代

1949年,该校初迁址涟城,校名改为苏北涟东县初级中学。

1952年9月,该校改名为涟水县初级中学;与此同时,高沟分校改名为高沟初级中学,沟南分校改名为涟西初级中学。

1955年9月,该校招收两班高一学生,开办高中

1956年,学校定名为涟水县中学。

1978年,涟水县委明确涟水县中学为县重点中学。

1980年初,该校被列为江苏省首批办好的九十五所重点中学之一。

1997年上半年,涟中被淮安市政府定为副县级单位後,也被淮阴市政府确定为副县级单位。

1998年7月,涟中初中部从本部分离,成立郑梁梅中学。

2000年8月,学校与南京圣特集团合作办学,在学校西侧原县府大院旧址兴办涟水县中学附属学校——涟水圣特外国语学校。

2001年3月,涟中通过国家级示范性高中验收。

2004年3月5日,涟中再度通过国家级示范性高中验收,该校转评为首批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同年10月,经涟水县人民政府批准,涟水县第四中学整体并入江苏省涟水中学,成为江苏省涟水中学初中部。

2005年1月22日,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江苏省涟水中学”。

2008年,学校启动新校区建设。

2010年,整合原蒋庵中学成立涟水中学机场附属学校。

2011年1月23日,学校完成新校区建设,并正式投入使用。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据2011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校区总体占地面积345亩,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可容纳6000多在校生。

硬件设施

学校教学设施齐全。配备有物理、化学实验室,生物标本室,计算机中心,语音室,天文台,高标准的田径运动场,藏书20多万册的图书馆等。

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11月21日,学校高中部拥有教职员工391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97人,中、高级职称教师占80%以上,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3人,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市县"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68人,市"十、百、千工程"培养对象12人,全国奥赛一级教练员10人,参加国家、省、市骨干教师培训的老师80多人,在省、市优课评比或基本功大赛中获一、二等奖的青年教师200多人,淮安市基础教育专家指导组成员3人。

特级教师:于漪

办学成果

学校荣誉

校园文化

校徽

江苏省涟水中学校徽中心以稳重的蓝色为底色,中心图案上面是一个大写的“L”,象征涟水中学,“L”下方则是水平面,因此“L”也象征一艘帆船,表示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帆船的下方则是一个沙漏,意思是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图案对称,造型优美,色彩和谐,优雅而不失庄重。

校训

敦品、励学、允能、敏行

校歌

知名校友

朱一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员。1943年春,任涟水县县长。

朱润农:1938年5月,来县城校本部任教,抗日战争时期他为涟中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戴占元:1956年,任涟水县中学校长,直到病逝。

蒋志平:该校1937年初中毕业生。1949年去台湾,先后任台湾东南工专、高雄医专、德育、护理专科学校等董事长。1999年,捐资创建炎黄大学。

郑兆财:该校1939年初中毕业生。1997年,捐资300万元创办“郑梁梅小学”,1998年又捐资2000万元建设郑梁梅小学。

张耀南:该校1946年初中毕业生。1979年,任军事医学院第八研究所政治部主任,1983年,调总后船艇学校任副政委,后任政委;授少将军衔。

马绍孟:该校1949年初中毕业生。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祥忠:该校1950年初中毕业生。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外交专业。1988年5月至1990年10月,任中国驻秘鲁特命全权大使,1990年10月至1995年11月,任中国驻智利特命全权大使。

曹匡人:1945年该校初中毕业生,曾任上海市民政局长、上海市政协常委。

行政管理

学校领导

参考资料

让卓越之光芒普照良材 在芬芳的沃土育成栋梁.微信公众平台.2024-09-02

江苏省涟水中学简介.微信公众平台.2024-02-15

涟水中学八十周年校庆精彩纷呈.新浪网.2024-02-15

江苏省涟水中学 2020年高一招生简章.微信公众平台.2024-02-15

杰出校友.淮安日报数字报.202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