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震危险性是指地震对建筑物与构筑物造成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

中国地震带的分布

中国的地震主要分布在五大区域和23条地震带上。这五大区域分别是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其中,华北地震区是中国地震活动中较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其地震强度和频率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华北地震区分为四个地震带,分别为郯城-营口地震带、华北平原地震带、汾渭地震带和银川-河套地震带。这些地震带的历史记录显示,它们曾经发生过多起强震,对周边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地震灾害威胁。

地震的危害

直接危害

地震是一种极其危险的自然灾害,其直接危害主要包括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此外,地震还会导致地面破裂、塌陷,山体滑坡等地质现象的发生。

次生危害

地震不仅会造成直接危害,还会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常见的次生灾害包括火灾、水灾、毒气泄漏和瘟疫等。例如,1932年的关东大地震中,直接因地震倒塌的房屋仅有1万幢,而地震引发的火灾却烧毁了70万幢建筑。因此,次生灾害可能比直接灾害更为严重。

青藏高原地震区

该地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多起8级以上的大地震,且7-7.9级地震的发生次数也居全国首位。

新疆地震区

新疆地震区也是一个曾发生过8级地震的地震区。虽然该地区的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经济发展程度也不高,但由于地震多发于山区,因此地震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相对于其他地震带来说较小。

台湾地震区

台湾地震区同样是一个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历史上也曾发生过多次强震。

华南地震区

华南地震区的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自1605年以来,未发生过显著的破坏性地震。

参考资料

地震危险性区划.地震危险性区划.2024-10-26

地震及地震灾害常识.中国地震学会.2024-10-26

科普:山体滑坡的成因与应对.国家应急广播.2024-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