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木地板,又称原木地板,是用实木直接加而成的地板。是用天然木材经锯解、干燥后直接工成不同几何单元的地板,其特点是断面结构为单层,充分保留了木材的天然性质。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初,实木地板种类以素板为主要产品出现在市场上,经过不断地发展,近些年来,虽然有不同类别的地板大量涌人市场,但实木地板以它不可替代的优良性能稳定地占领着一定的市场份额。由于实木地板具有花纹自然、脚感舒适、使用安全等特点,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简史

萌芽期

第一阶段为实木地板行业的萌芽期,时间为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初,市场上的实木地板种类以素板为主要产品,产品的特点是规格一般较小,以平接地板为主;

成长期

第二阶段是实木地板行业的成长期,时间为九十年代初到1998年,市场上的实木地板产品开始出现带漆的企口实木地板,这时期中长规格的企口地板占据市场;

高峰期

第三阶段是实木地板行业发展的高峰,时间为1998~2007年,市场上出现许多新的产品,有实力的企业通过打造品牌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成熟期

第四阶段是实木地板行业的洗牌期,时间为2007年至今,这个阶段是一个行业发展成熟的表现,今后我国实木地板产品发展的方向是各种形式的表面加工方法。

分类

热带木材

分析世界三大雨林分布地区南美洲、东南亚及非洲热带地区的树种及分布特点,总结归纳出热带木材树种及分布的特点:(1)以阔叶材为主,针叶材占较少比例;(2)以大乔木为主,树木高度在15~30m或以上,胸径可达0.5-1.0m或以上;(3)大部分树木具有板根;(4)豆目树种分布较多,特别是苏木亚科;(5)分布的植被类型以热带雨林为主;(6)热带三产区的木材气干密度均较重,有些甚至达甚重;气干密度较大的科主要是苏木科、豆科蝶型花亚科山榄科桃金娘科。(7)树种种类多,各种树种相混生,难形成优势树种。

亚热带木材

实木地板用亚热带木材树种及分布的主要特点是:(1)以阔叶材为主,针叶材占一定比例;(2)以乔木为主,树木高度在15~20m,胸径可达0.5m左右;(3)树木无板根;(4)豆目树种分布较少;(5)分布的植被类型以常绿阔叶林为主;(6)木材气干密度大部分较重,有些甚至达甚重;气干密度较大的科是桃金娘科;(7)种类不及热带雨林丰富,也存在不少。

温带木材

实木地板用温带木材树种及分布的主要特点是:(1)温带森林以针叶材为主,阔叶材占一定比例;(2)以乔木为主,树木高度在15-25m,胸径可达0.5-0.7m左右;(3)树木无板根;(4)豆目树种分布很少;(5)分布的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及寒温性针叶林为主:(6)木材气干密度都较小,木材较轻;(7)树木种类少,易形成优势树种,落叶阔叶林的优势树种有欧洲山毛榉、各种栎木;寒温性针叶林的优势树种是云杉冷杉属落叶松松树

生产工艺

主要工艺

(1)原木去皮,沿水平面切成多块板条;(2)板条烘干;(3)干燥后对板条进行纵向剖分;(4)对板条上有缺陷位置进行锯切剔除,获得长短不同的板材。板条有针对性的取出缺陷后形状形成规则或者不规则的板材,获取的板材基本保留木材的自然边;(5)对于板条有缺陷位置可以锯切掉,形成长短不同、形状规则或者不规则的板材,对于板条可进行纵向剖分,形成相对窄的板条,以满足后续客户个性化拼接图案中所需形状各异、长短不等的拼接地板条的要求,减少板条的缺陷对板材出材率的影响,大大提高了板材的出材率,且可以形成后续客户需求的个性化的拼接图案。

生产流程

原木加工→坯料干燥→平衡养生→分选→榫槽加工→涂装→包装检验。

关键技术

2000年木材专家马克俊领导的科研小组在北京率先研制成功CK-2超硬没药树,专用于提高实木地板的表面耐磨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采用新技术加工的耐磨实木地板,表面光泽亮丽,木质花纹美丽,耐磨度大大提高,经国家权威质量检测机构测定,耐磨度提高了4倍~5倍。 CK-2超硬树脂技术克服了实木地板长期以来存在的弱点,充分发挥了木材天然、绿色、美丽、舒适的特性,使其更加完美。

材料特点

优点

耐用性:实木地板由整块木料加工而成,现在市场上的实木地板厚度统一为18mm,这样的厚度确保了耐磨性。很多家庭的实木地板都是上一辈人传下来的,非常结实。

环保性:由于其取自天然木材,不含甲醛,故对人体没有任何危害,这也是很多家庭看重实木地板的原因。天然木材本身不含甲醛,但不少小厂商制作漆板所用的油漆质量不过关,会造成甲醛超标,所以厂家的信誉很重要。

脚感好:铺设好的实木地板具有很好的弹性,人在上面行走,无论是温度、触觉、脚感等,都非常柔和舒适。

冬暖夏凉:由于木材导热系数小,故作为地面材料它有很好的调温作用,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在户内活动的人不会冻脚。

美观天然:木材是天然的,其年轮纹理往往给人一种回归天然、返璞归真的觉得,这是人造地板无论如何达不到的。

天然芬芳:有些名贵木材散发出天然的芬芳,让人仿佛回到大天然中,令劳累后的您心旷神怡。

缺点

难保养:实木地板对铺装的要求较高,一旦铺装得不好,会造成一系列问题,诸如有声音等。如果室内环境过于潮湿或干燥时,实木地板容易起拱、翘曲或变形。铺装好之后还要常常打蜡、上油,否则地板表面的光泽很快就消失。

价格高:实木地板一直都保持在较高价位,价格在200元/平方米以上。

应用领域

实木地板通常用于居室内地面铺设,同时也是各类体育场馆和剧院舞台的主要地铺材料,具体有专业竞技体育场馆、训练体育场馆、学校及社会等普通体育场馆,还可以铺装到幼儿园、艺术培训机构、健身房、文化馆、宁夏大剧院等室内文化艺术场馆。

铺设方式

准备工序和规范

规范的安装工序

铺设结构

木地板条

这是应用最广泛的实木地板品种,均为长方形,有平门和企门之分。平口地板侧边为平面,企口地板侧边为不同形式的连接面,如榫槽式、踺榫式、燕尾榫式、斜口式等;地板条的长度变化很大,短的仅200mm,长的可达4000mm以上。一般500mm以下的短地板条采用不同的拼花形式进行安装,500mm以上的中长地板条基本按花墙型形式安装。

500mm以下的短地板条的特点是:(1)形式传统,大众喜爱;(2)图案简洁大方,装饰效果好,价格适中,适于中低档消费;(3)地板质量和施工有问题时易出现地板的起拱或开缝现象,影响外观和使用。

拼花地板块

几何单元常见的有长方形、正方形、菱形、三角形、正六边形等。拼花地板块的特点是:(1)拼花形式多样,图案丰富,制造专业化,质量高;(2)幅面大,安装简便,效率高;(3)产品加工与安装不当时容易变形。

立木地板

这是一类结构比较特殊的地板,又称木质马赛克。这种地板利用木材的横截面作装饰面,其特点是:(1)利用木材的断面纹理,新颖大方,别具一格;力学结构合理,断面耐磨而抗压;(3)组合图案极其丰富,装饰性强;(4)利用小径木材加工,成本低。立木拼花地板块有六边形、正方形、菱形等多种外形和图案,一般边长在100~300mm。

清洁养护

常见问题

实木地板铺装质量的优劣,除了地板本身质量因素以外,还与铺装工程设计、施工、工程质量验收等环节密切相关。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整个铺装工程质量,导致地板不能正常使用。

铺装后地板板面不平

产生原因

(1)混凝土基层平整度未达到实木地板铺装的要求,强行违规施工;地板铺装前未进行基层前道工序的交接验收;(2)木龙骨安装牢固度不够,有松动、悬起现象;(3)表面平整度较差,地板铺垫层人造板材质低劣,导致变形;(4)铺垫层有重叠,致使垫层出现高低不平现象;(5)木龙骨尺寸规格不合乎设计和铺装要求木地板尺寸,尤其是厚度不符合国家标准。

检查方法:

检查混凝土地坪的平整度、坡高、标高,超高部位部分拆开检查;

处理措施

按 GB 50209-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进行铺装前的基层交接验收;安装木龙骨时,应按要求拉线找平;铺装后地板板面严重不平、影响正常使用的地板应返工。

地板板面瓦状变形

产生原因

(1)混凝土基层含水率超过《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防水隔断、防潮措施不当;甚至没有铺设隔离防潮层,或隔离防潮层密封性不好;(2)木龙骨、人造板铺垫层的含水率超过当地平衡含水率,导致变形;(3)地板板面过宽或背面抗变形槽太浅,残余应力不均匀;(4)地面安装有预埋水管并有冷凝水蒸发,影响地板含水率而导致变形;(5)用的胶黏剂固体含量过低。

检查方法

检测混凝土地面、地板、木龙骨、人造板铺垫层等材料的含水率。

处理措施

地板板面变形严重者,应针对产生变形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必要时重新铺设或置换地板重新铺设。

地板板面起拱

产生原因

(1)地板遭遇水浸泡,如窗口、阳台门口进雨水卫生间、厨房间漏水等;(2)地板含水率过低,铺设时板块间隙过紧;(3)地板与墙边四周未留足8~12mm的伸缩缝,不能满足地板湿胀正常变形的要求;或墙边伸缩缝施工预留木块未取出;(4)大气的相对湿度过高,未及时采取排湿措施,引起地板湿胀;(5)地板铺装设计有误,未遵循地板长度方向应与房间长度方向一致原则;(6)基层含水率超标,未落实防潮隔离措施。

检查方法

检测混凝土基层、地板、人造板铺垫层、木龙骨含水率;检查是否是气候变化引起平衡含水率失衡;检查隐蔽工程的防潮、防水设置是否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检查地板面层铺装时是否按《木质地板铺装与验收规范》要求施工。

处理措施

一般情况下,可用锯开或撬开一排地板做排湿处理,待干燥后再进行铺装调整处理,或更换部分板块,或重铺。如果隐蔽工程防潮、防水设置或者地板面层铺装违反设计和验收规范,则必须重新铺设,直至质量验收合格。

地板板面缝隙过大

产生原因

(1)铺装时地板含水率高于当地平衡含水率,日久引起地板干缩现象;(2)地板尺寸过宽,其收缩量相应较大;(3)地板所选树种的干缩率较大;(4)铺设时板间预留缝隙太大;(5)连续高温干燥气候,未及时采取增湿措施,导致地板出现干缩。

检查方法

观察是否是气候变化引发平衡含水率失衡;地板面层铺装是否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处理措施

小缝隙通过刮腻子、补漆修复;或在地面上适当喷水,增大地板使用环境的湿度;缝隙过大影响正常使用的,应局部返工重铺。

地板板面裂纹、皱皮

形成原因

地板板面产生裂纹的原因较复杂,除材质自身问题外,(1) 靠近门窗处,地板受太阳晾晒,暖气烘焙,空调风吹,均可引起地板的过度干缩。当干缩超过了面漆的弹性变形量时,导致漆面起皱;(2)地板或地板面层下隐蔽工程材料的含水率过高,引 起地板湿胀,超过地板漆面的变形弹性时;(3)木材本身的干缩率比较大,气候变化时其变形量超过了漆面弹性变形量;(4)木材内应力消除不均匀,地板出现表裂、端裂;(5)漆面本身硬度过高,弹性变形性能较差,漆面附着力不够。

检查方法

观察地板面层裂纹变化,测量地板的几何尺寸变化。

处理措施

根据开裂的程度,采取油漆修补或调换地板板块。

正常行走时板面响声

形成原因

(1)地板与木龙骨的联结固定不牢固;(2)木龙骨与地面固定不牢,或有松动现象;(3)气候变化引起的地板干缩,未采取增湿措施,或保养不当,地板出现干缩松动;(4)地板椎槽间隙公差过大;(5)木龙骨材质密度太低,未正确使用细木工板作垫层,钉子尺寸偏小,握钉力不够导致产生松动;(6)木龙骨受潮,扭曲变形;(7)混凝土基层不够平整,垫木间距过大;(8)铺垫层过厚,经常走动部位发生上下位移差;(9)隐蔽工程未达标便盲目施工;(10)某些铺装新技术还不成熟;(11)铺装时地板和木龙骨含水率偏高,遇到干燥季节产生收缩变形造成松动。,

检查方法

是否是气候变化引起地板平衡含水率失衡;检查地板铺装过程各构造层的质量情况。

处理措施

局部返工,或重新铺设。如撬开部分面板,加固木龙骨或添加垫木,调整钢钉直径或加大尺寸,增加握钉力;也可在原有的基础上,在地板椎舌同木龙骨衔接部位,加钉固实等。

地板踩踏脚感松软

产生原因

(1)木龙骨所铺装的基层表面不平,垫木间距过大(一般为25~40mm)或方式不对,或采用人造板、楔木块作垫木时,安装牢固程度不够,产生松动;(2)木龙骨间距过大(常规施工应为 18~35 mm)且木龙骨之间固定不完全,有空隙;(3)地板质量差,抗弯强度偏低;(4)地板与木龙骨的连接不牢,地板的端头接头未固定在木龙骨上;(5)地板加工精度不够,板块间樨槽配合不严密;(6)混凝土基层含水率过高,未作防水隔离层或隔离层破损,导致木龙骨湿胀变形;(7)相对湿度过高时,未及时采取排湿措施,地板微量起拱。

检查方法

检查环境气候变化情况;检查木龙骨间距、木龙骨连接、木龙骨铺装牢固度、地面平整度、地板质量;按照《木质地板铺装与验收规范》检查地板面层铺装质量。

处理措施

根据具体情况,局部返工或重铺。

地板接缝处发生小面积鼓泡

主要原因

混凝土基层局部受潮,未做隔离防潮层,或隔离防潮层不密封,水分缓慢释放,从而导致地板接缝处发生小面积鼓泡。

处理措施

地板鼓泡处及时通风,释放潮气。

发展趋势

近些年,我国实木地板贸易以出口为主,2021年我国实木地板的出口量约是进口量的3倍。2021年我国实木地板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均增加,尤其出口平均单价创下五年来的最高值。一方面,疫情期间国外尤其是欧美等国家的家居装修市场繁荣,实木地板消费量增加,推动了我国实木地板出口,价格上涨。另一方面,木材价格上涨、国际物流成本增高、贸易壁垒等因素也导致了实木地板价格上升。

当前我国实木地板进出口贸易仍面临着巨大挑战,全球疫情形势尚未明显好转,国际贸易市场环境依旧严峻,国内转型升级关键时期,我国实木地板产业应重视产品研发与质量管理,加强产品差异化、品牌化,向创新、中高端产品、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发展。同时,跟进国际贸易形势变化,研究贸易规则,重视国际市场调研,提高预警能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此外,实木地板产业还应关注和研究近年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和设立,开辟新的市场,实现市场多元化,从而规避一些贸易风险。

相关规范

GB/T150361-2009《实木地板第1部分:技术要求》

GB/T15036.2-2009《实木地板第2部分:检验方法》

参考资料

..2023-12-06

..2023-12-06

..2023-12-07

..2023-12-07

..2023-12-08

..2023-12-08

实木地板生产技术有突破.中国林业新闻网.2023-12-08

专家详解五大主流地板优缺点 --开化新闻网.开化新闻网.2023-12-06

标准号:GB/T 20238-2018.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2023-12-07

..2023-12-06

..2023-12-06

..2023-12-07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