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作为道教核心与精华的超越理论及其方法,是中国古典哲学中最为深奥、神秘和独特的内涵之一,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创作意境、灵感和浪漫主义思想的重要源泉;也是人类探索精神永恒境界的伟大成果。全书从大量文献出发,勾勒了道教超越思想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轮廓;再现了数千年来道教宗师巨匠的生平、学识、思想、成就、师承渊源和流派分支的真实面貌;剖析、揭示超越理论的结构、体系、特色、价值等,是一部道教学术研究领域中的力作。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史学理论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内容介绍

作为道教核心与精华的超越理论及其方法,是中国古典哲学中最为深奥、神秘和独特的内涵之一,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创作意境、灵感和浪漫主义思想的重要源泉;也是人类探索精神永恒境界的伟大成果。全书从大量文献出发,勾勒了道教超越思想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轮廓;再现了数千年来道教宗师巨匠的生平、学识、思想、成就、师承渊源和流派分支的真实面貌;剖析、揭示超越理论的结构、体系、特色、价值等,是一部道教学术研究领域中的力作。

作者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1955年出生,浙江温岭人。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史学理论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主要代表作有:《道教与超越》、《〈周易参同契〉理论内蕴探析》、《追寻历史原创精神》。

作品目录

引言

历史篇

一、道教超越思想溯源

二、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超越思想的产生

三、隋唐五代十国道教超越理论体系的建立

四、宋元道教超越流派的形成

五、明清时期道教超越学说的发展

理论篇

一、道教超越理论的分野

二、《周易参同契》的理论体系

三、钟吕超越人生的理论

四、先性而后命——道教北派理论

五、先命而后性——道教南派理论

六、阴阳双修——道教东派理论

七、仙佛合宗——道教伍柳派理论

方法篇

一、静心

二、胎息

三、采药

四、炼丹

五、聚藏

六、蟾光

七、化神

八、婴儿

九、还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