铵盐
铵盐是由铵根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一般是通过氨与酸反应得到的,它们一般是无色的晶体,易溶于水。
简介
盐(英文:ammonium 苦卤)是氨气或氨水与酸反应生成的由铵离子(NH4+)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反应的总方程式为:NH3+HX→NH4X。
铵盐呈晶体,大多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NH4+无色,如果组成铵盐的酸根离子无色,则铵盐呈无色或白色。
常见的铵盐有氯化铵(NH4Cl)、硫酸铵((NH4)2SO4)、硝酸铵(NH4NO3)、碳酸氢铵(NH₄HCO₃)等。
铵盐的鉴定方法是与强碱混合(必要时加热),铵盐与强碱反应会放出氨气,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蓝。
铵盐的热稳定性差,固态铵盐受热易分解,一般分解为氨和相应的酸。如果酸是不挥发性的,则只有氨挥发逸出,而酸或酸式盐则残留容器中。如果相应的酸有氧化性,则分解出来的氨会立即被氧化。由于这些反应会吸收热量,分解产物是气体,所以,它们受热往往会发生爆炸。
铵盐在工业、农业以及日常生活上都有十分重要的用途,硝酸铵和硫酸铵大量地用作肥料,硝酸铵还用来制造炸药,氯化铵可用作制干电池的原料,在焊接金属时,可用氯化铵来清除金属表面上的一层金属氧化物。
分子式
铵盐(氯化铵,无色立方晶系或白色结晶)。
(硫酸铵,白色结晶,是硫酸根与铵根离子化和生成的化合物)。
(506-87-6,无色半透明坚硬结晶块或粉末)。
种类
氯化铵, 硫酸铵,硫酸氢铵, 硝酸铵, 碳酸铵, 碳酸氢铵, 氟化铵, 碘化铵,溴化铵等。
铵盐的定义
氨与酸反应
的生成物都是由铵根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这类化合物称为铵盐。
铵盐共性
1.铵盐是离子型化合物,都是白色晶体(是紫黑色),易溶于水,溶水时吸热。
2.受热分解(不稳定性)
(条件均为加热)
铵盐受热分解的产物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一般与温度和铵盐里的酸根的氧化性等诸多因素有关。
如:
3.与碱反应
(加热)
可以用来检验 也可用来制作氨气。
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在瓶口验满。
4.特征反应
生成的为红棕色沉淀,可以检验甚至微量的离子。和的混合溶液又叫做奈斯勒试剂。
铵盐的用途
具有强烈的杀菌和抑霉防蛀性能。氯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铵可用作纶的匀染剂。第七代季铵盐分子中的两个基是长链烷基的产品,对各种纤维具有良好的柔软作用,能使纤维膨胀柔软,外观美观而平滑,富有良好手感,是一种常用的纤维柔软剂。溴化双十八烷基二甲基铵,不仅是杀菌剂,而且对棉、毛、合成纤维织物都具有显着的柔软作用。十八烷基二甲基羟乙基铵硝酸盐是一种极好的抗静电剂。季铵盐还可作防水剂、缓染剂、石油破乳剂等。用脂肪酸为原料,经氨化制得脂肪腈,再经氢化为脂肪胺,然后将伯胺与溴代烷反应,即得季铵盐。亦可用叔胺为原料,在常压下与溴代烷加热直接缩合为第七代季铵盐。
铵盐的特性
1.铵
[MOD_image_5312661]
盐是离子化合物
2.易溶于水
氯化铵受热分解。
在收集气体的试管口要堵棉花,便于集满。
在验满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变蓝色则已满;也可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放在试管口,若产生大量白烟则满。
在验满后,应立即停止加热,在试管口放一团用水或盐酸浸湿的棉花球以吸收多余的氨,防止污染空气。
请两位学生上讲台来制氨气,其余同学评议。
现象:试管内壁附有白色固体
3.受热分解
氯化铵受热分解为氯化氢和氨气,遇冷时二者又重新结合为氯化铵,类似于“升华”现象,但不同于I2的升华。加热则完全气化,也出现类似“升华”的现象,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铵盐受热分解的产物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一般与温度和铵盐里的酸根的氧化性等诸多因素有关。
铵盐这类氮肥都是铵态氮肥,在贮存和施用时应注意铵盐的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