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土方工程

土方工程

土方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主要的分部工程之一,它包括开挖、运输、填筑、平整与压实等主要施工过程,以及场地清理、测量放线、施工排水、降水和土壁支护等准备工作与辅助工作。常见的土方工程有场地平整,基坑(槽)与管沟的开挖,人防工程及地下建筑物的土方开挖,路基填土及碾压等。

土方开挖是工程初期以至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是指将土和岩石进行松动、破碎、挖掘并运出的工程。

土方工程的工程量大、施工工期长、劳动强度大、施工条件复杂,又多为露天作业,施工受地区的气候条件、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较大。因而,在施工前应根据本地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施工期间的气候特点,制订合理的施工方案,实行科学管理,以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

土方开挖工程

土方开挖是工程初期以至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是指将土和岩石进行松动、破碎、挖掘并运出的工程。

施工质量控制

(1)在土方开挖前应检查定位放线、排水和降低地下水水位系统,合理安排土方运输车的行走路线及弃土场。

(2)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压实度以及排水和降低地下水水位系统,并随时观测周围的环境变化。

(3) 当土方工程挖方较深时,施工单位应采取措施,防止基坑底部土的隆起并避免危害周边环境。

(4) 在挖方前,应做好地而排水和降低地下水水位工作。

(5)为了使建(构)筑物有一个比较均匀的下沉,对地基应进行严格的检验,与地质勘察报告进行核对,检查地基土与工程地质勘查报告、设计图纸是否相符,有无破坏原状土的结构或发生较大的扰动现象。

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质量通病

基坑挖好后,地基土表层局部或大部分出现松动、浸泡等现象,原土结构遭到破坏,造成承载力降低、基土下沉。

当基坑(槽)开挖深于地下水水位0.5m以下,采取坑内抽水时,坑(槽)底下而的土产生流动状态,随地下水一起涌进坑内,出现边挖边冒、无法挖深的现象。

防治措施

①基坑挖好后,立即浇筑混凝土垫层保护地基,不能立即浇筑垫层时,应预留一层150-200nim厚土层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后再挖至设计标高。

②基坑挖好后,避免在基土上行驶施工机械和车辆或堆放大量材料。必要时,应铺路基箱或填道木保护。

③基坑四周应做好排降水措施,降水工作应持续到基坑回填土完毕。雨期施工时,基坑应挖好一段浇筑一段混凝土垫层。冬期施工时,如基底不能浇筑垫层,应在表面进行适当覆盖保温,或预留一层200—300mm厚土层后挖,以防冻胀。

土方回填工程

土方回填是指建筑工程的填土。主要有地基填土、基坑(槽)或管沟回填、室内地坪回填、室外场地回填平整等。

施工质量控制

(1)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杂物,抽除坑穴积水、淤泥,验收基底标高。

(2)经中间验收合格的填方区域场地应基本平整,并有0.2%坡度有利排水,填方区域有陡于1/5的坡度时,应控制好阶宽不小于1m的阶梯形台阶,台阶面口严禁上抬造成台阶上积水。

(3)回填土的含水量控制。土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少压实遍数可以通过试验求得。

(4)填方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压实程度。填筑厚度及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及所用机具确定。

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基坑(槽)回填土沉陷

质量通病

基坑(槽)回填土局部或大片出现沉陷,造成靠墙地面、室外散水空鼓下沉,建筑物基础积水,有的甚至引起建筑结构不均匀下沉,出现裂缝。

防治措施

①基坑(槽)回填前,应将槽中积水排净,将淤泥、松土、杂物清理干净,如有地下水或地表滞水,应有排水措施。

②回填土采取分层回填、夯实。每层虚铺土厚度不得大于300mm。土料和含水量应符合规定。回填土密实度要按规定抽样检查,使其符合要求。

③填土土料中不得含有直径大于50mm的土块,不应有较多的干土块。急需进行下道工序时,宜用2: 8或3: 7灰土回填夯实。

④如地基下沉严重并继续发展,应将基槽透水性大的回填土挖除,重新用黏土或粉质黏土等透水性较小的土回填夯实,或用2:8或3:7灰土回填夯实。

⑤如下沉较小并已稳定,可回填灰土或黏土、碎石混合物夯实。

基础墙体被挤动变形

质量通病

夯填基础墙两侧土方或用推土机送土时,将基础、墙体挤动变形,造成基础墙体裂缝、破裂,轴线偏移,严重影响墙体的受力性能。

防治措施

①基础两侧应用细土同时分层回填夯实,使受力平衡。两侧填土高差不得超过300mm。

②如果采暖散热器沟或室内外回填标高相差较大,回填土时可在另一侧临时加木支撑顶牢。

③基础墙体施工完毕,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回填土施工。同时,避免在单侧临时大量堆土、材料或设备,以及行驶重型机械设备。

④对已造成基础墙体开裂、变形、轴线偏移等严重影响结构受力性能的质量事故,要会同设计部门,根据具体损坏情况采取加固措施(如填塞缝隙、加围套等),或将基础墙体局部或大部分拆除重砌。

土方工程的种类

土方工程是建筑施工中主要分部工程之一, 通常也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第一道工序。土方工程根据施工内容和方法不同,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土方填筑

土方填筑是对低洼处用土方分层填平,包括大型土方填筑,基坑、基槽、管沟回填等,前者与场地平整同时进行,后者在地下工程施工完后进行。对土方填筑,要求严格选择土料、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地下大型土方开挖

地下大型土方开挖是指在地面以下为人防工程、大型建筑物的地下室、深基础及大型设备基础等施工而进行的土方开挖。它涉及降低地下水位、边坡稳定及支护、邻近建筑物的安全防护等问题。因此,在开挖土方前,应进行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

基坑(槽)及管沟开挖

基坑(槽)及管沟开挖是指在地面以下为浅基础、桩承台及地下管道等施工而进行的土方开挖,其特点是要求开挖的断面、标高、位置准确,受气候影响较大。因此,施工前必须做好施工准备,制定合理的开挖方案,以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

场地平整

场地平整是将天然地面改造成所要求的设计平面,其特点是面广量大,工期长,施工条件复杂,受气候、水文、地质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施工前应深入调查,掌握各种详细资料,根据施工工程的特点、规模,拟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尽可能采用机械化施工,为整个工程的后续工作提供一个平整、坚实、干燥的施工场地,为基础工程施工做好准备。

施工特性

工程量大

由于建筑产品的体积庞大,所以土方工程的工程量也大,通常为数百甚至数千立方米以上。

劳动繁重,施工条件复杂

土方工程一-般都在露天的环境下作业,所以施工条件艰苦。人工开挖土方,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繁重。土方施工经常受各地气候、水文、地质、地下障碍物等因素的影响,不可确定的因素也较多,施工中有时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

危险性大

土方工程施工有一定的危险性,应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安全工作的领导。特别是在进行爆破施工时,飞石、冲击波、烟雾、震动、哑炮、塌方和滑坡等,对建筑物和人畜都会造成一定危害,有时甚至还会出现伤亡事故。因此,在组织土方工程施工前,应详细分析施工条件,核对各项技术资料,进行现场调查并根据现场条件制定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土方施工要尽量避开雨季,如不能避开则要做好防洪和排水工作。

计算方式

土方工程量是土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依据,是采用人工挖掘组织劳动力或采用机械施工计算机械台班和工期的依据。在土方工程施工前,通常要计算土方工程量,根据土方工程量的大小,拟定土方工程施工方案,组织土方工程施工。土方工程外形往往很复杂、不规则,要准确计算土方工程量难度很大。一般情况下,将其划分成一定的几何形状,采用具有一定精度又与实际情况近似的方法计算。

影响因素

土的工程性质对土方工程施工有直接影响,也是进行土方施工设计必须掌握的基本资料。土的主要工程性质有:土的质量密度、土的含水量、土的渗透性、土的可松性、原状土经机械压实后的沉降量、土的抗剪强度、土压力等,其中对施工影响较大的有土的质量密度、含水量、渗透性和可松性等。

注意事项

机械开挖土方完成后,开始人工挖土修模。修模工具要用圆头铁锨,先修出上口口线和底修到高程位置,后修弧脚,放置土模控制到标准断面,开始挂线粗修预留3 ~ 5cm,精修到标准断面。容易出现问题是弧脚超修和修不到位,超修砼浪费太多,修不到位衬砌机无法通过。因此要求开始施工前要对精修土模工人进行培训并且要人员固定。

土模模具上要配备水平尺和中线吊锤,达到控制高程和渠道轴线要求。并且土模模具要与U型衬砌机机头配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