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清华”是清华大学发起的活动,于2016年1月10日在新清华学堂开启,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致辞,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著名作家格非开讲第一期:“重返时间的河流”。“人文清华”包括讲坛、慕课、清华学者系列节目。

项目宗旨

“人文清华”旨在建立、传播清华新人文思想,为清华大学建设一流大学做出贡献,以人文精神教育和影响学生,向社会传播清华人文精神,提升清华人文的社会影响力。

项目简介

一、 “人文清华”讲坛

“人文清华”讲坛遍邀当代人文大家,在标志性建筑新清华学堂定期开讲,阐述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演讲兼顾学术性与大众性、思想性与社会性,选择大众关心、与社会密切相关的话题,进行观点碰撞与思想分享,构建一个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

二、 “人文清华”慕课

“人文清华”慕课通过线上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校内校外共同受益。每学期重点推出三位学者,课程内容包括,观看并参与制作三个人物传记片,聆听三堂讲座,参与三次讨论,精读三本著作,完成三个相关作业。由学者本人的博士生或硕士生作为课程助教,带领线上线下的读书和讨论,指导学生作业。

三、 “清华大学学者”系列节目

“清华学者”系列节目伴随“人文清华”讲坛的进度,通过访谈、纪实拍摄,为每位学者制作一个精美的人物节目,全面反映学者的人生经历、人格魅力、教学风采和学术思想。

节目列表

“人文清华”讲坛已经举行28场:

1、作家格非:重返时间的河流

2、哲学家陈来:守望传统的价值

3、社会学家李强:中国离橄榄型社会还有多远

4、伦理学家万俊人:追问正义

5、郝景芳:现实与虚构

6、彭林:人,何以为人

7、汪辉人文科学概论的当代挑战

8、阎学通:未来世界谁主沉浮

9、胡鞍钢:中国2050

10、彭凯平:求解幸福

11、李稻葵:中国经济:新时代 新思维

12、崔建远:中国房子 中国法

13、谢维和:大学之道拾遗

14、柳冠中:设计改变未来

15、尹鸿:电影,配得上这个时代吗?

16、薛澜: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了

17、吴国盛:我们对科学有多少误解?

18、黄德宽:了不起的汉字

19、白重恩:中国经济 何处破局

20、常沙娜:永远的敦煌

21、陈国青:大数据:颠覆的力量

22、钱易:一生做好两件事

23、尚刚:亲近我们的辉煌

24、张明楷:无处不在的刑法学

25、景军:我们将如何老去

26、郭黛姮:重返圆明园

27、江小涓:数字经济 解构与链接

28、鸿图华构·人文清华故宫行

二、“人文清华云讲坛”已经举办10场:

2020·春:

1、阎学通:各国防疫反映的国际关系

2、彭林:国家元气 全在风俗

3、景军:新型传染病预警的社会构成

4、尹鸿:向死而生:传染病灾难电影分析

5、吴国盛瘟疫之年:重新认识牛顿

6、张明楷:利弊得失:特殊情境下的法益衡量

2020·夏:

1、贾珺:千年一园看晋祠

2、王南:千年一窟看云冈

3、王南:千年一塔看应县

4、刘畅:千年一寺看佛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