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博园,全称为“宁强羌族文化博览园”。坐落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汉源街道办东山观,是中国西部唯一一个以羌族博览观光为主题的博物园。于2022年3月31日正式开园运营。
2010年3月9日,羌博园主体建筑羌族文化博物馆项目开工建设。2011年1月,开工实施羌博园南北连接干线1.5公里道路工程。2013年8月,开工实施羌族文化博物馆周边环形路网建设、羌碉周边踏步台及景观绿化建设等工程。
羌博园占地面积438亩,总建筑面积17.33万平方米。园区集羌族文化展示、民俗体验、文化研学、休闲度假养生于一体,由“羌族文化、休闲养生、博物科普、民俗展览、宿营娱乐”五大板块构成。羌博园旨在大力传承、保护和发展羌族文化。
历史沿革
历史背景
宁强县是羌族故地(有氐羌历史可考),据宁强县志记载,羌民族在本县活动历史悠久。据有关文献记载,宁强古称“羌州”,宁强县城仍有最繁荣的主干道“羌州路”连接陕西省和四川省,而宁强也习惯于被称为“宁羌”,系卫、州旧称,古属汉中市,县境东周以前为氐羌所据。在宁强的汉源县、大巴山脉、毛坝河镇等镇还能寻找到羌氐民俗的遗存。
发展历程
2006年以来,宁强县开展了抢救保护羌文化的工作,征集到200多件实物并设立了羌文化展览。2008年10月,宁强县被文化部确定为“羌族文化保护生态实验区”,2008年12月,宁强县委、县政府决定筹建宁强县羌族文化博览园建设项目,由宁强县文物旅游局负责实施(原宁强县文化旅游局)。经多方调研论证,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县城周边高速公路和高铁出口建设宁强县羌族文化博览园,2009年3月,按照全县灾后重建项目规划部署安排,全面启动了宁强县羌族文化博览园项目。2009年4月、8月,宁强先后两次举办“中国·宁强羌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讨会,编制完成《宁强县羌族文化博览园总体规划》;完成园区1000亩地形图测绘学等工作;完成其它各项地勘、环境、灾害性等评估。
2010年3月9日,羌博园主体建筑羌族文化博物馆项目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5033. 78㎡,为 A栋展厅、B栋展厅、C栋报告厅、D栋文物技术办公楼、E栋碉楼5个单体建筑。2010年年底,启动实施羌族文化博物馆陈列布展工程。主体工程包括5个展馆和1个报告厅,分布在羌博馆A栋B栋C栋。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布展面积约8000平方米。2011年1月,开工实施羌博园南北连接干线1.5公里道路工程。2011年3月,开工实施羌文化传习所项目(含星级公共厕所),项目建筑面积820平方米。2011年3月,开工实施羌文化民俗广场工程。2013年8月,开工实施羌族文化博物馆周边环形路网建设、羌碉周边踏步台及景观绿化建设等工程。
2016年8月26日,在丝博会陕西省旅游项目推介会暨签约仪式上,汉中市宁强县人民政府和陕西万利通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总投资达6亿元的宁强县羌族文化产业博览园开发项目协议。2017年1月9日,宁强羌博园项目启动,总投资约10亿元,园区总占地438亩,建筑面积17.33万平方米。
2022年3月31日,宁强县羌族文化博览园经过前期试运营后正式开园运营。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羌博园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汉源街道办东山观。占地面积438亩,总建筑面积17.33万平方米。
气候条件
羌博园所在的汉中市2023年全年平均气温14.6℃,2023年全市年平均降水量987.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3.8%,属略偏多年份。
方位布局
羌博园园区集羌族文化展示、民俗体验、文化研学、休闲度假养生于一体,由“羌族文化、休闲养生、博物科普、民俗展览、宿营娱乐”五大板块构成。
主要景点
宁强古羌历史展馆
展馆中展示面积4500平方米。主要分为三个主题展区。主要为羌族历史及宁强县概况展区、羌人迁徙生活组雕展区、宁强羌人历史雕塑展区。羌人历史及宁强概况展区以羌人崇拜的白石为造型,展现出羌人宗教崇拜的特点。羌人迁徙生活组雕展区,展示从代表民族特征的服饰、工具具体表现,以原雕复原表现形式,展现原始商业;以渔猎、耕种为主生活方式,反映着羌人的生活点滴。宁强羌人历史雕塑展区,展示区中按时间段用四组雕塑来系统说明宁强羌人的历史。
宁强历史文物展馆
宁强境内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多姿多彩的羌族文化,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文化与生态和谐,包含了朴素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宁强当地羌族生活过程中,留下了大量文化与文物遗存,为今天解读宁强历史,了解羌民族特性,留下大量宝贵依据。
宁强古羌族“释比”文化展馆
展厅由以下五部分组成:释比绝技展区、法事类场景区、风水类场景区、上坛(文坛)中坛(武坛)下坛(娱神)场景区、实物展示场景区。
宁强羌族劳动生活展馆
宁强羌族生活在群山之颠,自然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生活习俗。羌人不论男女老幼皆喜饮酒。此外,羌族的特色食品还有腊肉、食用野菜、荞麦面等。刺绣、挑花、编织是羌族人民的传统工艺。
宁强羌族风俗展馆
本展馆主要分为四个展区:贺生、岁时展区,拜寿场景展区,婚庆风俗场景展区,丧葬风俗场景展区。
文化活动
2024年11月,羌博园举行过一场大型羌族集体婚礼,18对新人身着传统羌服,依循羌族传统习俗,共同举办了一场充满民俗文化特色的仪式,携手步入婚姻殿堂。新人们经过挂羌红、跨火盆、入堂礼、开盐茶等原生态的羌民族婚礼仪式流程,“大家都久久沉浸在这羌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底蕴之中。”
开发于保护
开发
项目2017年启动建设,分两期实施,羌博园一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0.28亿元,入驻商户136家。
保护
2006年以来,宁强县开展了抢救保护羌文化的工作,征集到200多件实物并设立了羌文化展览。2008年10月,宁强县被文化部列为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一。2015年11月,被授予“中国羌族傩文化之乡”的称号。羌博园则是宁强在保护人文遗产方面的重点文化产品之一。
相关事件
2025年4月,阿里资产司法拍卖平台“上架”了一特色小镇项目——陕西宁强县汉源街道办事处东门村羌族文化产业博览园(下称“羌博园”)项目,拍卖标的包括羌博园商服用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定着物。根据相关公告,此次拍卖标的物土地总面积约为18.7万平方米,地上建筑及定着物总面积约为7.7万平方米。
综合相关拍卖公告,天眼查披露的企业信息,此次拍卖源自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该案三名被执行人,陕西羌文化博览园文旅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羌博园文旅”),万利通宝(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万利通宝”),陕西羌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羌州控股”)被宁强县法院判决偿还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宁强县支行本息合计2.02亿余元。
评估报告显示,拍卖涉及的建筑包括办公楼、酒店、四合院、商业建筑、酒吧街等。报告中同时作出说明,估价对象在当时尚未完成竣工验收,而估价是以其后期可正常进行竣工验收、办理产权登记、正常整体经营为假设前提的。最终,专业机构对拍卖标的给出的评估价值为7.5亿元,起拍价则定为5.25亿元,保证金1亿元。
在竞买公告中法院特别提示,商业房地产、工业房地产等房地产过户过程中产生的税费可能过高,请意向购买人于参拍前自行咨询税务等相关部门,如因买受人无力承担税费而导致拍卖无效,买受人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公告显示,拍卖于5月6日上午10点开始,截至4月14日上午12时,该拍卖共有2245次围观,但无人报名。
参考资料
宁强羌族文化博览园盛大开园.百花杂志.2025-04-15
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 汉中游园赏雪文化游.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5-04-15
宁强县羌族文化博览园正式开园运营.陕西网.2025-04-15
寄予厚望 | 宁强羌博园:全域旅游工程点睛之作.宁强旅游.2025-04-15
请完成下方验证后继续操作.百家号.2025-04-15
汉中概况.汉中市人民政府.2025-04-15
5·18国际博物馆日:走进羌博馆,品读羌民俗.宁强旅游.202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