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龙是一种源自浙江省安吉县昆铜乡上舍村的民间艺术表演,始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这种舞蹈以竹、纸为主要材料,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形成与发展

竹叶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当时杨九龄等人以“化龙灯”为基础,创造了这条竹制的龙。随着时间的推移,竹叶龙的表演形式不断发展,包括了多种阵势和舞龙形态。到了现代,竹叶龙不仅在当地庆祝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还传播到了周边地区。

表演特点

竹叶龙的表演分为化龙前和化龙后两个阶段。化龙前主要展示各种阵势,如翠竹交映、山姑献笋等。化龙后则是以舞龙为主,包括滚竹龙、慢罗龙等多种形态。这些表演都体现了竹叶龙的独特风格和技艺。

传承与保护

竹叶龙的传承经历了家族式的过程,最终打破了对外传授的限制,使这项艺术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和发展。

参考资料

原来浙江安吉真的有龙,失传几十年的竹叶龙被几位老师傅复活.澎湃新闻.2024-10-29

[文明密码]安吉竹海探金山 竹叶龙舞.CCTV. 节目官网 .2024-10-29

竹叶龙:起舞在山间 享誉在世界.安吉新闻网.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