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帆
李扬帆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副教授,法学博士。他对晚清中国外交的研究有独到之处,曾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近年来,也有几本专著出版。其观点不同于传统,有其独到之处。
个人简历
1995-至今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任教
1992-1995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硕士研究生
1992-1988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本科
1998.11-1999.1 日本大学访问学者
2002-2005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
2005.10 庆熙大学访问学者
所授课程
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 晚清对外关系的历史与人物 西方外交思想史概论 中国外交热点概论 专业英语精读 大学英语四级
专著
1、《邓小平外交》(第二作者),海南出版社,1996年。
2、《走出晚清》,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2月。
4、《国恨:民国外交二十人》,东方出版社,2010年7月。
5、《涌动的天下:1500-1911中国世界观变迁史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3月。
6、《被误读的天下秩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主编及主要作者
学生时期作品
学术论文
《舒兰劳务输出的调查报告》,《国际政治研究》1992年第一期
《论民族自决权》,《首都师大学报》,1994年第四期
《危险的信号:日本派兵海外的启示》,《国际政治研究》,1991第二期
《让历史告诉未来:\u003c钦定藏内善后章程\u003e颁布200周年感言》,《中国西藏》,1992第四期
《邓小平外交》(专著),与人合著,海南出版社,1996年
《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1992年
译文
《中国改革政策对西藏的冲击》,《外国藏学译文集》,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
《中国在西藏的计划生育政策》,同上
《国会山上的人》,《美国政府内幕:人物与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
《我的国会候选人生涯》,同上
评论
《印度总理访华,意欲何为?》,《大视野》(《北京青年报》副刊,现已改名)1993年6期
《海地:政变!政变!》同上,1993年7期
《西雅图高峰会晤访谈》,《大学生》,1993年12月
《历经磨难,终成正果:乌拉圭回合述评》,《乡镇论坛》,1993年10月
《托起太平洋的太阳:21世纪的中国》,《山西青年报》,1994年元旦专刊
工作以后作品
论文
《现代化的困境:千古变局中的李鸿章外交》,《中国与21世纪的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江泽民访日与中日关系》,《国际关系研究》,日本大学国际关系学部,1999年春季号
《一体化的世界与中国的选择》,《国际关系研究》,日本大学,1999年12月
《中国现代化的若干问题》,《国际关系研究》,日本大学,2000年3月
《简论民族自决权与西藏问题》,载《冷战后国际政治中的新现象》,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
《美国新政府对华西藏新政策和对策研究》,外交部内部调研报告,2001年7月
《“天下”观念考》,载《国际政治研究》,2002年第1期
《晚清对外研究若干问题再思考》,载《国际政治研究》,2002年第3期
《君子和而不同:论入世对中国的影响》,载《冷战后国际政治中的“彼”与“己”》,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
《追求精神的高度和道德困境》,载《国际政治研究》,2003年第1期
《美国的理由及其批判》,载《国际政治研究》,2003年第3期
《被稀释的美国》,中美关系专论,载《新周刊》,2003年5月1日号
《从“走向共和”谈晚清人物的评价》,载《北大讲座》第四辑,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11月版
《费正清对华观念的主要模式批判》,“世纪中国学术网站”,2003年11月1日
《国际舞台上的中国话语权》,载《东方早报》,2004年2月6日
《中国人的美国观:民间观念的变迁和学者的研究》,载《新形势与新国际观》,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和谐社会》,载《新周刊》2005年3月15日
《中国的多极化主张:中国的视角和欧洲视角》,载《国际政治新视角》,2005年9月,海南出版社
《韩国对历史的选择性叙述与中韩关系》,《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第1期
《湘军与黄埔军校的精神联系:近代中国发展的另一层脉络》,《黄埔军校研究》第四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
《中国近代之败,实为意识之败》,《同舟共进》(政协广东省委员会主办,国内外发行),2009年第7期
《李鸿章:夹缝中的现代意识》,《世界知识》,2005年23期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郭嵩焘的悲剧》,《世界知识》,2005年24期
《曾纪泽:始信昆仑别有山》,《世界知识》,2006年1期
《奕䜣:最后一位开明亲王》,《世界知识》,2006年2期
《慈禧的内政外交思想》(上),《世界知识》,2006年3期
《慈禧的内政外交思想》(下),《世界知识》,2006年4期
《张彝:在自卑中发现西方》,《世界知识》,2006年5期
《陈季同的辩护》,《世界知识》,2006年6期
《难以承受之累:曾国藩的忠、信、笃、敬》,《世界知识》2006年7期
《超越张之洞命题》,《世界知识》2006年8期
《天国遗恨:洪仁和\u003c资政新篇\u003e》,《世界知识》2006年9期
《容:留美第一人的寻觅人生》,《世界知识》2006年10期
《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商战》,《世界知识》2006年11期
《盛宣怀:亦官亦商者的责任》,《世界知识》2006年第13期
《大泽龙蛇:袁世凯的三次机遇》,《世界知识》2006年第15期
《“云中漫步”:翁同龢的状元人生》,《世界知识》2006年第16期
《薛福成:中法战争漩涡中》,《世界知识》2006年第17期
《捍卫与排外:倭仁的卫道之苦》,《世界知识》2006年第18期
《陈兰彬:晚清首任驻美公使》,《世界知识》2006年第19期
《魂断孽海:状元外交官洪钧和名妓赛金花》,《世界知识》2006年第20期
《黄遵宪的热情、悲情与激情》,《世界知识》2006年第21期
《另一种孤独的先行者:戈鲲化在哈佛》,《世界知识》2006年第22期
《回到辜鸿铭的立场又如何?》,《世界知识》2006年第23期
《僧格林沁之死:晚清骑士的最后愤怒》,《世界知识》2006年第24期
《青春的末代帝国》,《世界知识》2007年第1期
《“亚罗号”事件中的“规则”》,《世界知识》2007年第2期
《啊,海军!》,《世界知识》2007年第3期
《跪,还是不跪》,《世界知识》2007年第4期
《世外桃源的诅咒》,《世界知识》2007年第5期
《湖乡文化:创晚清自强之根基》,《世界知识》2007年第6期
《湘西名将刘明灯与晚清台湾》,《世界知识》2007年第7期
《呼唤“蓝色中国”》,《世界知识》2007年第8期
《另一个日本》,《世界知识》2007年第9期
《如此“新战国”,要不得》,《世界知识》2007年第10期
《“江南精神”与中国蓝色梦想》,《世界知识》2007年第11期
《中国式焦虑:礼崩乐坏与大同世界》,《世界知识》2007年第12期
《近代化的价值观和道德困境》,《世界知识》2007年第13期
《王道与霸道:大同理想下的中美对决》,《世界知识》2007年第14期
《恐惧、自负及洞穴的寓言》,《世界知识》2007年第15期
《从屈辱感到斯德哥尔摩情结》,《世界知识》2007年第16期
《耶稣降临不受祝福的帝国》,《世界知识》2007年第17期
《幻象如酒:似醒非醒的士大夫》,《世界知识》2007年第18期
《“家天下”时代的国家利益》,《世界知识》2007年第19期
《被遗忘的世界:“找回”亚非拉》,《世界知识》2007年第20期
《“软权力”:洋为中用与古为今用》,《世界知识》2007年第21期
《侠义精神与中国当代外交》,《世界知识》2007年第22期
《中国“大能源”外交的困境与突围》,《世界知识》2007年第23期
《善业:国际政治中永恒的吊诡 》,《世界知识》2007年第24期
《顾维钧的感性、理性与血性》,《南方都市报》,2008年7月22日,B15,历史版
《湘军与黄埔军校的精神关联》(上、下),《南方都市报》,2008年11月11日、13日B13,历史版
连载
《盛宣怀:亦官亦商者的责任》,《读者》杂志转载,2006年第18期
《感谢父亲曾国藩》,《特别关注》杂志转载,湖北日报集团,2009年第2期
《中国近代之败,实为意识之败:两千年中日交往史的反思》,《作家文摘》转载,2009年7月21日第1254期
科研项目
《小布什政府的西藏政策及我对策研究》,外交部课题,2001年。
奖励荣誉
《走出晚清》获北京大学第十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相关链接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李扬帆老师 主页
李扬帆(一塔湖图李扬帆)的博客
李扬帆(一塔湖图李扬帆)的微博
其它
中国医师协会会员 医学博士
姓名:李扬帆
职务(职称):医学博士,主治医师,针灸科副主任,针灸学教研室副主任。
社会兼职:广西针灸学会理事;广西针灸学会经络保健分会秘书;中国医师协会会员。
专长: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研究生,主修专业针灸推拿学,深入研究灵龟八法等时间治疗学原理,擅用灵龟八法、子午流注、董氏奇穴治疗各种肿瘤并发症、痛证、呼吸、消化、神经、运动、妇科学系统疾病;对于针刺在戒毒、戒烟等戒断领域的治疗亦有一定研究。
荣誉:参与多项课题,发表论文19篇。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