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作家、诗人、媒体人,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丹凤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参加诗刊社第28届青春诗会,为鲁迅文学院第27届高研班学员。《陈仓进城》系列丛书小说集8部,曾获得《小说选刊》双年奖、《广州文艺》双年奖、第三届三毛散文奖、首届陕西青年文学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优秀作家贡献奖。2022年8月25日,凭借散文集《月光不是光》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2023年4月23日,第七届金骆驼奖浙江省温州市颁发,陈仓(原名茹继田)蝉联寓言文学创作金奖之“白金奖”。

人物简介

东风西路陈元喜,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入选中国作协诗刊社第28届青春诗会,为鲁迅文学院第27届高研班学员。

1994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在《人民文学》《花城》《诗刊》《清明》《芙蓉》《钟山》等报刊发表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作品曾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新华文摘》《中篇小说选刊》转载。《父亲进城》入选由中国作协编选的《2013中国年度中篇小说》《2013中国小说排行榜》。《空麻雀》入选《2014年中国小说排行榜》、花城出版社编选的《2015年度作品精选》。《我想去西安》入选《2013年中国最佳中篇小说》。《墓园里的春天》入选中国作家协会编选的《2015中国年度中篇小说》。

为上海世博图片集《传世博:看世界看上海世博精彩瞬间》配诗80首,50首诗歌入选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新海派诗选》,60首诗歌入选《同济大学通识教育教材:一江春水》。著有诗文集《诗上海》《艾的门》,2015年由红旗出版社出版《陈仓进城》系列小说集八部,贾平凹、袁敏王干赵丽宏等著文给予了高度评论。2010年,诗文集《诗上海》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年,诗集《艾的门》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2018年,长篇四部《后土寺》《预言家》《地下三尺》《醒神》,作家出版社出版,共计100万字,反映大移民时代的人们,如何悬浮,如何安家,提醒人们尊重土地,热爱土地上生长的万物。2021年,发表了小说集《上海别录》(中国言实出版)、长篇小说《止痛药》(太白县文艺出版社)、小说集《再见白素贞》(北岳文艺出版社)、长篇非虚构《动物忧伤》(重庆出版集团)和散文集《月光不是光》(安徽文艺出版社)。

获奖情况

2007年,诗歌《让我们一起向前》获上海市作协等六部门联合举办的征文大赛一等奖

2012年,获上海文学杂志社等举办的第一届“禾泽都林杯”全国文学大赛二等奖

2015年,获诗刊社首届全球茅台酒杯诗歌大赛三等奖。2016年获人民文学杂志社举办的第四届“美丽中国”全国游记征文大赛二等奖。

2015年,《女儿进城》《空麻雀》分别获上海市作协2013年度、2014年度文学作品奖。

2015年,中篇小说《女儿进城》获广州文艺第二届都市小说双年奖 。

2016年,中篇小说《墓园里的春天》获中国作家协会小说选刊》(2014-2015)双年奖。

2016年,中篇小说《地下三尺》入选中国小说学会2016年度小说排行榜 。

2016年,中篇小说《摩擦取火》入选中国小说学会2017年度小说排行榜。

2016年,中篇小说《桃花 铺》获得中国小说学会2021年度好小说。

2021年,中篇散文《我有一棵树》获得第三届三毛散文奖单篇大奖 。

2021年,中篇散文《无根之病》获《广西文学》年度优秀作品奖。

2021年,获得“文博有爱,诗情化疫”全国抗疫主题诗歌征文大赛一等奖

2022年,中篇散文《拯救父亲》获《北京文学》年度优秀作品奖。

2023年11月26日,长篇小说《止痛药》获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

2023年12月,长篇小说《浮生》获中国小说学会年度中国好小说。

2024年1月,长篇小说《浮生》获第二届“新芒文学计划”征文大赛二等奖

出版图书

《陈仓进城系列八部曲》

包括《父亲进城》《女儿进城》《麦子进城》《傻子进城》《》《米昔进城》《小妹进城》《小猪进城》《影子进城》等八本书,意在“致敬我们回不去的故乡”。本套作品由韩寒的发掘人、金版出版人袁敏策划,贾平凹给予了评价,希望以后能成为陕西省文坛可以倚重的“一根柱子”。

《后土寺》

陕西既是终点又是起点,上海市既是远方又是归宿;从农村到城市,从故乡到他乡,时空的不断转换,道不尽的人生悲欢,意在告诉我们,万物生于土地,又归于土地,不要忘记土地,要热爱那些耕种土地的人。

《预言家》

长篇非虚构,文字间处处埋伏着人世之悲欢,是夫与父献给妻与子的生命赞歌。一个农村男人,一个上海女人,他们组成了一个小家庭。从十月怀胎到一朝分娩,从牙牙学语到读史诵经,从医食住行到礼仪道德,既有天伦之乐又有辛酸无奈,既有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又有城乡之间的冲突。

《地下三尺》

悬浮人生中的暖心之作,告诉世界我们在善意地生活。人们常常讲因果关系,也就是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但善是一颗万能种子,如果你处处行善,世界就会变着样子回报你,你的运气就特别好。收入《小说选刊》双年奖、中国小说学会年度排行榜上榜作品。

《醒神》

用四千行诗歌为灵魂开出的药方,希望像晨光一样把我们叫醒。从步行,到马车,到翅膀,到虚拟,每一次脚起脚落,都会扬起一抹浮尘。我们身上的尘土从未如此厚过,到了最需要沐浴净身的时候。

《上海别录》

人家都叫下海,唯独他们叫上海市。你要来,那就得上,和上酒馆上天堂都是一个意思。这是四篇“红颜薄命”的小说,它们以其嘻笑怒骂的风格,以四个陕西省人在上海滩的底层传奇,曾经受到了读者笑中带泪的热捧。书中收入的4篇小说分别刊发于《上海文学》《江南》《钟山》《清明》头条,并被《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等转载。

《止痛药》

有关上海滩静安寺的佛龛僧,有关陕西秦岭南麓的雪飞雪化。有关城乡男女待月西厢下的爱情悲欢,有关芸芸众生莫比乌斯带上的温暖挣扎。《止痛药》的药理学是什么,非常简单,那就是爱。爱,是死亡的果,也是活着的因。入选陕西省委宣传部重点文艺创作资助项目,商洛乡党、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贾平凹与陈彦联名推荐。

《艾的门》

为陈仓近期诗歌精选。在海边、遛狗、我们、街边树、林荫道、捞月亮、大货车、明天、后半夜、一只蝉、做梦、看病、玩火柴、一根绳子等作品。

《诗上海》

著名作家赵丽宏作序,被誉为一部上海市诗歌导游手册。《诗上海》一书是由新上海人陈仓创作完成的,该书分为人、物、风、华、情五章,用90首诗歌,从不同侧面诠释 上海的司空见惯的风土人情、精神风貌。每首诗的背后还配有相关的解读性的注解及图片,对读者理解诗歌有了很大帮助。

《新海派诗选》

这是一本短诗集,收入了10位上海诗人的作品,和其他上海诗人的诗集有所不同的是,这10位诗人都是所谓的“新上海人”,他们来上海的时间都较短,事业上的成就或大或小,但有一点相同的是,他们都在诗歌这个园地耕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再见白素贞》

收入四个中篇小说《再见白素贞》《通灵时间》《原始部落》《反季生长》。四个故事,四个男人,四个女人,讲述四段爱情。

《动物忧伤》

作者是一个放牛娃,而且学了四年畜牧兽医专业,本书讲述了8种动物由乡村到城市的故事,由茅盾文学奖得主、商洛市同乡贾平凹与陈彦联名推荐。被誉为一部有关动物的伤心童话。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