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蕨属
新月蕨属(学名:Pronephrium)是金星蕨科中的一个属,包含土生中型蕨类植物。根据2016年的Pteridophyte Phylogeny Group分类,该属属于金星蕨科的亚科Thelypteridoideae。该属最早由Carl Borivoj Presl于1851年描述。有些资料将新月蕨属归入广义的沼泽蕨属属中。
基本信息
属中文名 新月蕨属
属拉丁名 Pronephrium
科中文名 金星蕨科
科拉丁名 金星蕨科新月蕨属
形态特征
土生中型蕨类植物。根状茎长而横走,或短而横卧,略被通常带毛的褐色鳞片。叶远生或近生;叶柄基部以上无鳞片,但经常(特别在幼时)多少被单细胞的针状毛;叶片通常为奇数一回羽状,少为单叶或三出,羽片大,通常3-10(15)对,顶生羽片分离,同侧生羽片同形,基部一对羽片不缩短而稍缩短,披针形,渐尖头,基部圆形或楔形,近无柄或有短柄,不与叶轴合生,全缘或有粗锯齿。羽轴明显,侧脉多对,斜展,并行;叶脉为新月蕨型,即小脉在侧脉之间联结成斜方形网眼,直达叶边,自每对小脉交结点发出的外行小脉或为连续或为断续,顶端有1小水囊。叶草质或纸质,间有近革质,干后绿色或褐色,常饰有红晕(至少在叶轴、羽轴或侧脉下面),两面通常多少被有针状毛或钩状毛(至少沿叶轴及羽轴下面),脉间下面通常有泡状突起。孢子囊群圆形,在侧脉间排成2行,背生于小脉上(每小脉1枚),若生于小脉上部则成熟时往往双双汇合为新月形,罕有铺满羽片下面,无盖或有盖,盖上有毛或光滑;孢子囊体上光滑或有针状毛。孢子两面形,肾状,周壁透明或半透明,表面不平,具脊状隆起或褶皱,或具小瘤状和刺状纹饰。染色体x=12 (36)。属的模式种:Pronephrum lineatum (Bl.) Presl Aspidium lineatum (Bl.)
分布
据Holttum 1972年的研究,全世界共有61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现知有18种,主产南岭以南、台湾及云南南部,向北达重庆。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