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添成(1913年2月1日—1939年6月11日),祖籍福建省南安县,生于印度尼西亚万隆。被万隆的华侨们誉为“华侨之鹰”。毕业于桥中央航空学校第六期甲班。

抗战初期,决定回国参加抗战。报考中央航空学校,毕业后成为当时空军第四大队第22队的一名飞行员,后调至第23队任分队长,参加过河南省山东省重庆市等地的空战。抗战中,以骁勇善战,硬性攻击著称,屡建战功。

1939年,驾驶战机与日机作战时,在涪陵区上空不幸被日机击中,牺牲时年仅26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梁添成祖籍泉州市南安县诗山镇凤坡村,于1913年2月1日初出生于印度尼西亚万隆,排行十个兄弟姐妹的第九。父亲梁文渠在印尼邮政局西大街经营一间小型木薯淀粉厂。4岁时父亲亡故,母亲陈琳娘,养着一家十几口,生活十分困窘。

从小性格刚毅,顽强勇敢,对祖国非常热爱,希望自己能学业有成,将来回到中国,好好报效祖国。所以,在万隆惟一的一所华侨学校读小学和中学时,成绩十分优秀,表现非常突出。由于该校没办高中,梁添成初中毕业后的第二个月(1929年),陈琳娘便将他送回祖国,在上海读高中。

投笔从戎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三省沦陷,日本军国主义点燃的战火在中国大地上蔓延。1932年日军强行闯入上海闸北,十九路军英勇抵抗。血气方刚的梁添成义愤填,决心勇赴国难,报效祖国。

目睹敌机在祖国领空横行霸道,他毅然投考了设于杭州笕桥的中央航空学校,蒋介石曾首任校长。

1933年秋至1934年夏,就读于复旦大学商学院会计系。

1935年,考上了笕桥中央航空学校,第六期甲班学员。

1937年,以优异的成绩从空军学校毕业,成为了一位战斗机飞行员。

抗战经历

抗日战争开始时,先后任中央空军第4大队第22队和第23队分队长,被授予中尉军衔

1937年8月15日,第二次笕桥空战中,首次升空便击落日机。京武汉相继陷落后,重庆市成了全国的抗战大后方,他所在的空军部队也转移到了重庆。

1939年1月15日,日本36架飞机轰炸重庆,四大队出击,再添战绩。6月11日下午,日军集结27架九六式陆上攻击机,从湖北武汉机场起飞,空袭重庆。国军空军某部四大队队长董明德率领包括梁添成所在的战斗机群在重庆嘉陵江北岸执行警戒,该大队第23分队奉命出动战斗机迎敌。他与战友们相互配合升空,痛击日机。战斗进行得十分残酷,日机伤亡惨重,调头逃窜,其航线是经重庆市路过涪陵区丰都县万州区,然后降落在武汉机场。为了阻止日机逃跑,梁添成奉命驾机追击逃窜的日机,当追击到涪陵上空时,天色已晚,没想到日机集结几架飞机掉头包抄过来,梁添成寡不敌众,不幸被日机击中机头,来不及跳伞,与飞机一同坠落在涪陵。他牺牲时,年仅26岁。

1940年9月13日,日军36架战略轰炸机在“零式战斗机”的掩护下轰炸重庆,中国空军殊死抵抗。

英勇牺牲

1939年6月11日,日军第六次轰炸重庆。第四大队15架飞机全部起飞,在激烈的交战当中,他的座机被击中,坠落于涪陵区附近,机毁人亡。由中尉追赠上尉。陵墓建于南京航空烈士公墓。梁添成以身殉国。用生命实现了他加入空军时的誓言。

不久,与一位

家族成员

轶事典故

烈士身后

据梁添成的战友苏汉生老先生回忆:他曾经与梁添成并肩作战,梁添成生前历任国军某空军第四大队分队长、第二十三分队队长,曾在河南封丘、枣庄市重庆市一带与日机作战,屡建奇功,多次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梁添成牺牲时,妻子夏伊乔已怀孕三个月。当年10月,夏伊乔从上海市回到印度尼西亚,生下烈士的遗孤取名梁国秀(女),并将遗孤梁国秀交由梁添成的母亲抚养。

后世纪念

1939年6月,梁添成在重庆涪陵牺牲的噩耗传到万隆后,万隆的华侨们称他是华侨之鹰,还专门为梁添成举办了一场极为隆重的追悼会,以寄托印尼华人对梁添成的崇敬和哀思。

《华侨华人百科全书——人物卷》刊载了梁添成烈士事迹的条目,其中这样写道:“1939年6月11日,梁添成在重庆驾机与日机作战中,英勇牺牲,被追认为上尉。”

2007年7月,上海市新民晚报》为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专门发表文章,颂扬了这位印度尼西亚华人的好儿子、民族英烈梁添成烈士,同年10月2日,《澳门日报》也载文纪念梁添成烈士。

参考资料

华侨之鹰 陨落涪陵之谜.新浪财经.2023-12-05

空战英雄梁添成在哪里牺牲?涪陵新妙镇黄家岩.凤凰新闻.2023-12-05

泉籍华侨青年回国抗战.泉州机关党建网.2023-12-05

文史丨揭开“华侨之鹰”陨落之谜!80多年前,他驾驶战机与日机作战不幸牺牲.上游新闻.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