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琐里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一个国家,位于现今东南亚地区。朱元璋在洪武年间曾派遣使臣前往该国传达即位诏书,并进行了多次外交交流。
历史沿革
明初交往
西洋琐里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明朝初期。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任命使臣刘叔勉向该国宣读即位诏书。次年,随着国内局势稳定,再次派遣使节颁发诏书。西洋琐里的国王别里提随后派使者携带金叶表前来朝拜,并通过刘叔勉进献了当地特产。作为回礼,明朝皇帝赏赐了大量的丝织品以及《大统历》。
成祖时期的交往
到了朱棣统治期间,他继续加强与海外各国的关系,包括西洋琐里。永乐元年(1403年),他派遣副使闻良辅和行人甯善出使西洋琐里,并赠送了绒锦、文绮、纱罗等礼品。不久后,又委任宦官马彬前往访问,同样给予了丰厚的礼物。西洋琐里的国王随即派遣使者回访并贡献物品,其中包括胡椒,这些货物被允许在市场上自由交易而不受税收限制。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西洋琐里与其他十五个国家一同前来朝贡。
与邻国的交往
此外,与西洋琐里相邻的小国琐里也在明朝时期建立了联系。洪武三年(1370年),明朝政府派遣使臣塔海帖木儿前往琐里,传递诏书并安抚该国。五年后,琐里的国王卜纳的派遣使者带着地图和朝贡物品来到中国。朱元璋对这些远道而来的藩属国表示赞赏,并指示官员们应慷慨地给予奖励,即使他们来访的频率不高。因此,琐里的使者获得了《大统历》以及其他珍贵的丝绸制品。
参考资料
束有春:明朝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外交往来.古籍.2024-10-26
穿越600年风雨,终于找到你:郑和海舶志现世!还想切断华夏与美洲的联系?.搜狐网.2024-10-26
【有春读史】“郑和下西洋”中的东洋和南洋问题.江南时报 .2024-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