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爪哇麦鸡

爪哇麦鸡

爪哇麦鸡(学名:Vanellus macropterus)是科麦鸡属的一种麦鸡,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它们被列为濒危物种。

形态特征

体型较大,脚长。它们的鼻孔线形,位于鼻沟里,鼻沟的长度超过嘴长的一半。翅形圆,跗修长,胫下部亦裸出。中趾最长,趾间具蹼或不具蹼,后趾形小或退化。翅形尖长,第1枚初级飞羽退化,形狭窄,甚短小;第2枚初级飞羽较第3枚长或者等长。三级飞羽特长。尾形短圆,尾羽12枚。

栖息环境

爪哇麦鸡栖息在三角洲广阔的沼泽,在雨季留在不会泛滥的地区。它们亦曾在草原、近淡水湖的地方及甚至农地出现。它们一般是一对生活的,分布在较广的地方,密度很低。

分布范围

爪哇麦鸡只肯定栖息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分布在西部及东部的沼泽与三角洲。于19世纪发现的标本及两只蛋可能是来自苏门答腊岛,另有指在帝汶也采集了最少三个标本。

保护现状

大量的捕猎是令爪哇麦鸡的衰落原因之一,最致命的却是因人类为渔业及农业开发地区,令它们失去栖息地。由于它们本身已很疏落,这些发展对它们生存也能构成严重的灭绝威胁。

爪哇麦鸡自1940年后就没有被正式见到,它们的数量相信已大幅减少。不过,由于不是所有潜在栖息地也造了调查,而一些未确认的报告亦未有跟进,它们可能仍存有很少数量,故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 3.1 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濒危(EN)。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