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锋,男,汉族,中共党员,1973年11月出生于河南息县。1997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政治教育专业,获学士;2000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国外马克思主义
当代西方哲学
个人成就
主讲课程
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国外马克思主义专题
本科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阐释史》
个人论文
先后在CSSCI刊物发表近40篇学术文章,其中既有国家权威刊物如《社会学研究》、《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也有诸如《学术月刊》、《社会》、《社会科学》、《吉林大学社会科学报》、《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天津社会科学》等知名学术刊物。出版专著一部,合著两部,参著多部。
1、《对马克思晚年俄国社会发展若干问题研究的再认识》(第二作者),《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
2、《价值的社会主义》(第二作者),《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6期。(人大复印)
3、《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新社会阶层的形成及其积极影响》(本人第二作者),《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3年第4期。
4、《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关于俄国村社问题研究之比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5期。
5、《否证主义、历史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兰州学刊》2004年第1期。
6、《共产主义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人大复印)
7、《和谐之道:劳动范式还是交往范式》,《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3期。
8、《劳动辩证法——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新解读》,《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人大复印)
9、《劳动解放: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的基本理据》,《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0、《个人自由、限权民主与渐进社会工程》,《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1期。
11、《波普伦理思想解析》,《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12、《波普科学知识论与其政治学内在关联之解析》,《江汉论坛》2007年第8期。
13、《波普道德与科学关系思想解析》,《华南师大学报》2007年第2期。
14、《Ecology:家,还是公司》,《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第3期。
15、《阶级的退场、历史的误认与民主的误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6期。(人大复印)
16、《布克钦的自由生态学和生态无政府主义述评》,《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第12期。
17、《劳动过程理论:马克思主义不应被疏漏的向度》,《学术月刊》2010年第10期。(人大复印)
18、《马克思的实践理性及其和谐维度》,《学术研究》2010年第3期。
19、《神、人、自然——一种生态思想史的审视与反思》,《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4期。
20、《生态学:两种自然观的冲突与融合》,《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21、《马克思的劳动过程理论和微观政治学》,《哲学研究》2011年第8期。
22、《布克钦对马克思误读历史和自然批判之批判》,《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6期。
23、《无根的话语政治与保守的“激进民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3期。
24、《有效性与事实性的复杂关联与双轨制协商民主》,《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25、《协商民主:哈贝马斯民主理论解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26、《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构建的新尝试》,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第7辑,高教社2012年版。
27、《为自由的民主计划与社会技术》,《社会学研究》2013年第1期。
28、《曼海姆社会技术思想解析》,《自然辩证法通讯》2014年第5期。
29、《“必须保卫社会”与国家种族主义》,《社会》2014年第5期。
30、《马克思劳动过程理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根基》,《江汉学术》2014年第4期。
31、《社会技术概念的历史图谱》,《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5年第1期。(人大复印)
32、《原典马克思主义中“劳动问题”的重新开掘》,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12辑,高教社2015年4月版。
33、《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历史唯物主义国家理论创新》,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5月27日。
34、《生产力的三层维度和决定论的多种表现》,《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第9期。
35、《国家行政的凸显和“个体的政治技术”》,《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6期。
36、《何谓事实性——哈贝马斯民主法治国思想核心概念的深层解读》,《学术界》2015年第10期。(2016年3月更新)
37、《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何以相遇相融?》,《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人大复印)
38、《生产方式的政治解读与“政治马克思主义”》,《南京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人大复印)
39、《社会生产力与“全面深化改革”》,《思想战线》2016年第5期。
40、《“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的推进》,《教学与研究》2016年第11期。
41、《社会技术:一种概念史的考察与梳理》,《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
个人专著
出版专著一部,合著一部,参著多部。
2009年出版专著《实践的理性和理性的实践:马克思实践理性思想探析》。
参加的课题
1、刘卓红教授主持的《广东“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05年度项目。
2、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07年度重点项目,郑永廷教授总主持《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五个如何”新课题研究》中由刘卓红教授主持的子课题《开放德育论》。
3、刘卓红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谐理性与价值重建——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新话语》。
4、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加刘卓红教授主持的2009年度教育部重大基地招标项目《和谐社会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新论域》。
主持课题
主持教育部课题3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项,入选“2015年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2017年广东省理论宣传青年优秀人才”。现任广东省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会秘书长、广东省青年伦理学会副会长。论文《对马克思晚年俄国社会发展若干问题研究的再认识》(第二作者)获得第二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谐之道;劳动范式还是交往范式》获得2007—2008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学术研究成果奖二等奖;《为自由的民主计划与社会技术》,获得2009—2013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学术研究成果奖三等奖。
参考资料
关锋.华南师范大学.2018-01-10
关锋.华南师范大学.201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