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鸡毛菜

鸡毛菜

鸡毛菜,中药材名。本品为石花菜科植物鸡毛菜的藻体。拉丁植物名:Pterocladia tenuis Okam.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功能主治为:清热泻火;软坚化痰。主肺热痰结干咳喉炎;慢性便秘。

主治

清热泻火;软坚化痰。主肺热痰结干咳;喉炎;慢性便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5g。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化学成分

多糖,丙酸(pyrnvicacid),3,6-脱水半乳糖(3,6-anhydrogalactose),琼脂蛋白质无机盐和胆甾醇(cholesterol)。

药材性状

藻体深紫红色,丛生,长5-15cm,软骨质。全体呈羽毛状。主枝扁平,有较规律的2-3次羽状分枝,多数呈对生。枝基部骤然收缩,顶端钝圆。上部分枝较密而短,下部分枝较稀而长。小枝上有时有略膨大的囊果。

植物学形态特征

藻体红紫色,软骨质,丛生,高5-15(-20)cm,主枝扁平,羽状分枝2-3次,较有规则,对生,也有少数互生,枝宽1-2mm,枝基部骤狭缩,末端钝尖,上部分枝较密而短,下部枝略稀疏而长。髓部和皮层无明显界线,丝状细胞密集或散生于髓部,皮层中较少。四分孢子囊群先在末枝上形成圆斑,其后逐渐膨大成圆形,囊果生于小枝顶端下方,向一面膨起,有一囊孔。

分布区域

分布于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浙江省福建省、台湾、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沿海。

植物生产环境

生于中潮带石块上或石沼中,或低潮带岩石裂缝中较隐蔽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