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鹿乡
鸣鹿乡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西南部,是康乐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鸣鹿乡成立于1932年,历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现辖9个行政村。截至2020年11月1日,鸣鹿乡常住人口为11346人。鸣鹿乡盛产旅菜、当归等野生药材。境内有太子山林业总场墩湾分场及东湾、蜂窝寺等旅游景点。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成立鸣鹿乡,隶属洮西设治局第二区。
1955年10月,鸣鹿乡并为哈鹿乡。
1958年4月,将哈鹿乡改名为鸣鹿乡。
1958年9月,鸣鹿公社,后改名鸣鹿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鸣鹿乡地处康乐县西南部,东接八丹乡,南连太子山东湾林区,西靠八松乡,北与苏集镇为邻。区域面积55.5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鸣鹿乡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形呈西北—东南走向,平均海拔2200米。
气候
鸣鹿乡多年平均气温6℃,1月平均气温-7℃,极端最低气温-20.5℃(1988年);7月平均气温16.6℃,极端最高气温30.5℃(1996年)。无霜期年平均128天,最长140天,最短11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25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625毫米。极端年最大雨量823毫米,极端年最小雨量400毫米。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辖洼滩、郭家庄、路、扒才沟、胡麻沟、东沟门、大东沟、鸣关、拔子沟9个村民委员会;下设81个村民小组。
截至2019年10月,鸣鹿乡下辖郭家庄村、哈鹿村、胡麻沟村、洼滩村、鸣关村、拔字沟村、大东沟村、东沟门村、八才沟村等9个行政村。
人口
2011年末,鸣鹿乡辖区总人口14197人。
2017年,鸣鹿乡常住人口12966人。
2018年,鸣鹿乡户籍人口15261人。
根据2020年11月1日的数据,鸣鹿乡常住人口为11346人。
经济
鸣鹿乡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蚕豆、薯类等。此外,竹柳编织是当地的传统副业。2018年,鸣鹿乡有2家工业企业。
社会事业
教育
鸣鹿乡设有幼儿园、小学及初中,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98.6%。2011年末,鸣鹿乡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150人,专任教师10人;小学9所,在校生1428人,专任教师7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1所,在校生657人,专任教师30人。
医疗卫生
鸣鹿乡有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2011年末,鸣鹿乡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0个;病床10张,固定资产总值35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5人,其中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2人,注册护士2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0.8万人次。
文化
鸣鹿乡有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及图书室,丰富了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2011年末,鸣鹿乡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120平方米;文化活动中心2个,建筑面积150平方米;各类图书室9个,建筑面积135平方米,藏书2万余册。
社会保障
2011年,鸣鹿乡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7户,人数38人,支出95304元,月人均209元,比上年增长7.6%;城市医疗救助41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159人次,共支出4.9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63户,人数2790人,支出230.1万元,月人均69元,比上年增长17%;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25人,支出37.8万元,比上年增长32%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6人,抚恤事业费支出9.7万元,比上年增长3.7%,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5154人,参保率68.4%。
邮政电信
2011年末,鸣鹿乡有电信服务网点3个,固定电话用户128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46.5%;移动电话用户8356户,宽带接入用户56户。
交通
鸣鹿乡交通以公路为主,有310国道和317省道穿越,形成了以公路运输为主的交通网络。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