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多罗毕其

多罗毕其

多罗毕其(乌克兰语:Дрого́бич,发音:[droˈɦɔbɪtʃ];波兰语:Drohobycz;意第绪语:דראָהאָבּיטש)是乌克兰利沃夫州的一个重要城市,同时也是多罗毕其区和多罗毕其市镇的行政中心。该市始建于1091年,面积为31.93平方千米,海拔高度297米。多罗毕其是乌克兰西部的主要工业中心,拥有食品加工等工业。该市是伊丽莎白·伯格纳、尤里·多罗毕其(科特马克)、弗兰科布鲁诺·舒尔茨等知名人物的出生地。多罗毕其盐厂被认为是欧洲最古老的盐厂之一。2022年人口估计为73,682人。

历史沿革

多罗毕其可能存在于基辅罗斯时期,根据传说,有一个名为Bych的盐贸易定居点。在基辅罗斯时期,图斯坦堡垒就建在多罗毕其附近。该城市首次在1387年的利沃夫市记录中被提及。1392年,波兰国王弗拉迪斯拉夫二世下令在较早的鲁塞尼亚建筑基础上建造第一座罗马天主教市政教区教堂。多罗毕其在15世纪某个时候获得了马格德堡足球俱乐部权利。从17世纪初开始,该市存在一个乌克兰天主教兄弟会。1648年,哥萨克攻占了该市及其大教堂。1772年波兰瓜分使该城市归属哈布斯堡君主国。19世纪,该地区发现了重要的石油资源,使该城市成为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重要中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该地区成为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后被第二波兰接管。1939年9月,根据鲁道夫·冯·里宾特洛甫莫洛托夫协议,该市被并入苏联乌克兰。1941年7月初,该市被纳粹德国占领。战前的多罗毕其有一个约15,000人的重要犹太社区。1944年8月6日,德国占领结束,红军进入该市。战后,该市仍然是州中心,直到1959年多罗毕其州并入利沃夫州。在苏联时期,多罗毕其成为乌克兰西部的重要工业中心。2020年7月18日,多罗毕其市与多罗毕其区合并,作为乌克兰行政改革的一部分。

人口

多罗毕其多年来的人口为:

1931年 – 32,300

1959年 – 42,000

1978 年– 65,998

1989年 – 77,571

2001 年– 79,119

2010年 – 78,368

2022年 – 73,682

宗教

多罗毕其区

1931年,多罗毕其区的总人口为194,456人,分布在不同的语言中:

波兰语:91,935人(47.3%)

乌克兰语:79,214人(40.7%)

依地语:20,484人(10.5%)

2007年1月,大都市区的总人口超过103,000居民。

经济

多罗毕其是乌克兰西部的主要工业中心,产业包括盐矿开采、炼油厂、化工、机械、冶金和食品加工

社会事业

教育

多罗毕其机械技术学院

多罗毕其石油和天然气学院

体育

该市曾是波兰战前最好的足球俱乐部之一;Junak Drohobycz。它在1939年因苏联波兰战役而解散。Halychyna Drohobych,成立于1989年,最初名为Naftovyk Drohobych,目前代表该市参赛。

主要景区

多罗毕其拥有丰富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包括圣乔治教堂、圣巴塞洛缪教堂及其钟楼、耶稣升天教堂、圣十字教堂、合唱犹太教堂、进步犹太教堂、市政厅、圣彼得和保罗修道院、多罗毕其博物馆等。此外,市内还有Mazepy街、Osmomysla街、雷蒙德·雅罗什别墅、比安奇宫、Shevska街和多罗毕其市公园等历史建筑和景点。

著名人物

多罗毕其是许多知名人物的出生地或与之相关,包括政治家泽农·科萨克、安德烈·梅尔尼克、大卫·霍洛维茨、莱昂·赖希;艺术家弗兰科、艾琳·弗里施、利奥波德·戈特利布、毛里西·戈特利布、戴安娜·赖特、埃弗拉伊姆·摩西·利利恩、阿尔弗雷德·施雷耶、布鲁诺·舒尔茨、卡齐米尔·维辛斯基、大卫·格伦斯拉格;以及俄罗斯寡头维克托·韦克谢利伯格和乌克兰歌手赫里斯蒂娜·索洛维。

国际关系

多罗毕其与以下城市结为友好城市:

- 波兰 莱格尼察(1998年)

- 美国 水牛城(2000年)

- 波兰 登布林(2001年6月)

- 波兰 普热梅希尔(2001年9月)

- 波兰 奥莱茨科乡(2005年12月1日)

- 波兰 奥斯切舒夫县(2006年)

- 波兰 萨诺克(2007年9月)

- 克罗地亚 利皮克(2010年10月2日)

- 波兰 比托姆(2011年12月5日)

- 立陶宛 斯米尔泰内(2014年)

- 乌克兰 伊久姆(2022年7月1日)

- 波兰 登比察

- 波兰 梅什库夫县

- 斯洛伐克 班斯卡-比斯特里察

- 美国 马斯卡廷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