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和尚图》是由南宋画家法常创作的一幅绘画作品,采用立轴形式,使用纸本和水墨绘制而成,尺寸为纵96.7厘米,横41.5厘米。这幅作品目前由一位日本私人收藏者持有。

作品介绍

《布袋和尚图》的主题是布袋和尚,他是五代后梁时期的僧侣,被世人视为弥勒佛的化身。在这幅画中,布袋和尚的形象为半身像,他双手捧腹,展现出开怀大笑的姿态。

作品赏析

法常在这幅画中描绘了布袋和尚的半身形象,画面简洁有力,用笔简练且粗犷。尤其是布袋和尚的衣袍,仅用了几笔便勾勒出了生动的形态,既表现出山石般的雄浑力量感,又不失衣袍本身的柔软和随意性。如果忽略布袋和尚的上半身,整个构图似乎是一座坚实广阔的远山。而在刻画布袋和尚的头部时,则采用了精细流畅的笔触,细致地描绘了他的眉毛、眼睛、嘴唇和牙齿,使他的笑容显得亲切自然。这种淡泊超脱而又嬉笑人间的表情,充分展现了布袋和尚豁达宽容、慈悲为怀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法常本人的生活态度。

作者简介

法常,生卒年份不详,大致活跃于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是一位具有影响力的南宋画家。他曾是西湖长庆寺的僧侣,俗名李姓,自号牧溪谷。法常原籍四川省,早年曾是一名儒家学者,中年后出家为僧。他性格豪迈聪颖,擅长绘制多种主题的艺术作品,包括龙虎猿鹤、花卉树木、鸟类以及人物山水。他的画风洒脱自由,笔墨运用娴熟,有时也会采用泼墨技法或者利用蔗渣草结来创作,使得作品充满趣味性和生命力。法常的代表作品还包括《观音、猿、鹤》三联幅、《龙、虎》对幅、《老子图》等。

参考资料

中国人物名画(十三).个人图书馆.2024-08-26

中国佛教历代佛画精品欣赏.个人图书馆.2024-08-26

迁想妙得状神写貌的南宋画家法常.个人图书馆.202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