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张家福

张家福

张家福(1908~1985年),原名时雍,云霄县莆美人。民国16年(1927年)毕业于厦门集美师范学校,外交官。

生平经历

由驻漳国民党陆军第四十九师师长张贞(东峤村人)推荐,任漳州市《漳潮日报》社社长和国民党龙溪县党部执行委员。不久,又由张贞资助到早稻田大学留学。民国24年,被派往中国驻日本神户总领事馆任随习领事,从事情报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随使馆撤回,被派往菲律宾,与侨领王泉笙杨启泰等以创办中正中学(后扩为学院)为掩护,从事抗日谍报工作。民国30年,菲律宾被日军占领,张奉命潜伏。民国33年,盟军光复菲律宾,张受命建立中国驻菲总领事馆,任代总领事。张家福胞弟张奋生,40年代初任诏安县警察局长,与乌山中共云和诏县委和游击队有秘密联系,后调任厦门浮屿区警察分局局长,民国38年在厦门起义投向共产党,并为共产党做秘密策反工作。不久,张家福为此被解职,转到菲律宾经商,其母亲、妻子先后在菲去世。1974年,张与部分子女移居芝加哥。 1982年,张奋生(时任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厦门市主任委员,后又任厦门市政协副主席)赴美探望,张家福听到胞弟介绍祖国建设成就和共产党的政策,决意回国观光,临行前子女不放心,为其办理加入美国国籍。回国途中,他绕道菲律宾,将母亲和妻子骸骨带回家乡安葬,回国期间受到厦门、云霄县有关部门和各界人士以及莆美乡亲的热情接待,深受感动。1983年3月,张再次回国,到北京、上海市等地观光,并为云霄示范幼儿园捐港元1万元购置玩具。在各地参观后,他感奋说:“作为中国人不但可以无愧,且应自豪”。

社会影响

1985年7月初,张在美国猝发心脏病,急电奋生赴美带他回国治疗,7月6日,在奋生动身前病逝。临终叮嘱儿孙,要将其归葬故里,逝世后子女遵嘱,将遗骸用专机空运至香港特别行政区,后运回莆美安葬,厦门市云霄县有关部门及其生前友好前往吊唁,政协云霄县委员会的挽联云:“首丘归故里,爱国恋忠魂”。张儿孙多人,居于美国加拿大菲律宾等国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