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泉是最常见的一种汉代钱币,它是王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第四次货币改制的产物。它是新朝制钱系列中最晚的一种,货泉从天凤元年起一直流通到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它因为与五铢钱相近,老百姓比较喜好。货泉直径2.3厘米,穿直径0.8厘米,重3克。货泉是西汉末年王莽新朝时货币,是王莽多次进行货币改制的产物。材质为青铜,钱文为悬针篆,笔画较细,清晰工整,“泉”字中间直竖中断。“货布”“货泉”堪称是王莽后期铸币的代表作,是莽钱中较珍贵的品种,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
王莽币制改革因多而繁造成混乱而失败,但因铸币形制别具、制作精良,历代以来始终为收藏者所青睐。其中闻名遐迩的是“一 刀平五千”,俗称金错刀。“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可见其为古钱收藏之极致。
铸造历史
王莽篡夺刘汉天下后,政治上残暴统治,经济上改革币制,铸行高额而大幅度减重的钱币搜刮人民财富。西汉从刘彻刘彻元狩五年一直铸有五铢钱。王莽篡权以后,对姓刘的很反感,繁体的“刘”字,由卯、金、刀三字组成,他认为有“金刀”凶煞之气,凡碰到这种字都要禁止,五铢的“铢”字从金字旁,故就废掉了五铢。古音“泉”与“钱”通,因货币如泉水一样流通,故正式以“泉”代“钱”。
王莽在位期间曾经先后进行过四大规模币制改革:
第一次改制是在公元7年。发行了三种大额新币:金错刀一值5000;契刀—值500;大泉(重12铁)—值50。这些大额钱币都是虚价大钱,超过实际价值。12殊的大泉竞等同于50枚五铁钱。金错刀和契刀更是不言而喻。这些虚价货币全靠行政命令推行,意在掠夺人民的财产。
第二次货币改制在公元9年。时隔两年,王葬废止上述三种新币和五铁钱,另铸“小泉”(重1殊)和“大泉”(重12殊)发行。
第三次货币改制在公元10年。时隔一年,王葬又出新花样,下令实行货币“宝货”制。所谓“宝货”,就是五花八门的货币大杂烩。内容共有“五物”“六名”“二十八品”。
第四次货币改制在公元14年。王葬的“宝货”币制把人民弄得苦不堪言,无法推行下去,所以四年后又进行改制,废大小钱,改行“货泉”、“货布”两种。“货泉”重5铁,圆形方孔,值1;“货布”重25殊,值25,形如两足布币。
流通历史
天凤元年公元14年,更行货布、货泉。货泉重5铢,货布重25铢,一个货布值25个货泉,这种不等值流通又引起盗铸,许多人因犯法而沦为官婢。
“货泉”是王莽货币中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刘秀称王后,非但不废止,反而继续使用达16年之久。当时百姓早已吃尽了王莽时期钱制混乱的苦头,人心思汉。有民谣咏:“黄牛白腹,五铢当复。”直到光武帝建光十六年公元40年,刘秀才听从马援建议复铸五铢钱。
刘秀虽是开国明君,却十分相信谶纬之学,他认为“货泉”二字,泉由白和水组成,货的繁体字拆读则近似真人,合起来就是“白水真人”。而刘秀恰好起兵于南阳白水乡,刘秀就以此为“受命”之依据,认定是一种大好特好的征兆,因此沿用货泉十多年。也有现代学者认为,“货泉”之所以被刘秀沿用,是刘秀看重了“货泉”的美感。“货”端庄秀美,酷似“美女”造型,如河边美女沐浴,身姿曼妙,双腿、腰和头部丰满圆润,手臂曲折,栩栩如生。
形状材质
新朝政权铸行货泉时间最长,持续10年之久,数量较大,而传世甚多。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的凉城县、和林格尔县、脱脱、清水河县等县和伊盟各地 常常出土,品类繁多。
图1,青铜质,铸工精,品相极好,出于官炉,面内郭重好,外郭 斜坡形;背内郭带四决,外郭宽厚。钱径2.35、穿宽0.74、厚0.14厘 米、重3克,符合I型钱制。此钱出于伊盟沙地,呈黑漆古,犹如新钱一般钱文“货泉”二字笔画挺健,“泉”字竖笔中断,“货”字结构严谨,极为美观,当属精品。另有一枚下半残缺,亦黑漆古,钱型与此品同。
图2,铜质亦佳,官炉所造,钱面有内郭不重好,外郭斜坡形;钱背有内外郭,带四出文;钱文“货泉”二字结体宽博,笔画坚韧,“泉”字头大且竖笔未断。钱径2.31、穿宽0.69、厚0.17厘米、重3.2克,属于n型钱制,品相较前品差。
图3,铜质稍逊,铸工也不太好,钱面无内郭,右下角决文,外郭亦有斜坡不大规整;背有内外郭,带四出文;钱文“货泉”27410二字笔画略粗,“泉”字圆头竖笔中断,“货”字的“贝”稍肥;钱径2.28、穿径0.66、厚0.17厘米,重2.6克,当归于11型钱制,此钱品相更差。
图4,为货泉别品,属青铜质,绿锈翠碧,铸工亦好;钱文“货货”二字,旋读甚奇,笔画细润通婉,秀韵内涵;面有内郭不重好,外郭阔见斜坡;背内郭带四决,外郭凸起;钱径2.32、穿宽0.65、厚0.17厘米,重3.6克,属于n型。此钱出于伊盟,为以往(钱谱 )所无。
铸造工艺
王葬的钱币由于铸造工艺较前进步,多用铜模浇铸,也有陶质和石质范模,所以钱文和币形规整精致,而且式样古朴奇特、文字隽秀。特别是金错刀可谓一绝。由此可以分析得出货泉的是用铜模或者陶质和石质范模。新葬的铸钱工艺非常讲究,向称铸钱好手,但王葬钱也有精粗之分。著名的六泉十布,有轮郭斜削,笔画细挺,制作特别精美的;也有文字平夷、制作较差的。十布又有通穿(即圆穿与首端间有中线者)与不通穿两种。钱文以悬针篆为主,笔划流畅,布局匀称。六泉十布中除大、小泉及大布外,伪品较多。“幼泉二十”伪钱,制作粗劣,容易识别;也有取旧钱改刻的“壮泉四十”伪钱,还有照真钱翻铸的。这种伪钱虽较精致,但与真品相比,文字缺乏生气。新葬铸币的一些特殊品种如大泉五铁等也有伪品。真的大泉五铁是当时铸的改范钱,原来的“十”字隐约可见。还有一种大泉五十背有吉语,如“长乐未央”等,但极少见。
铜钱文化
几千年来中国的货币文化,凝聚着华族的智慧与才能,创造出自成体系、光彩夺目、独具特色的东方货币文化。古钱币又称之为泉、布、帛,孔方兄等。古代铜质辅币,俗称铜钱,是指秦汉以后的各类方孔圆钱,方孔圆钱的铸期一直延伸到清末民国初年。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使在流通中要分割和鉴定成色的金属称量货币逐步不适应,而被金属铸币所取代。中国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方孔钱(铜钱)是古代钱币最常见的一种。而货泉也属于铜钱的一种。
国外发现
2016年1月,光州市广域市在修建道路时发现一堆2000年前中国货泉。该货泉首次在韩国发现,且成串儿出土也是首次。这些货泉为贝币。货泉只在朝鲜半岛荣山江流域、南海岸和济州等地出土过,光州出土的货泉是中国与朝鲜半岛已实现贸易往来的证据。
2017年5月18日,兵库县南淡路市岛市教育委员会宣布,在该市的“入田稻荷前”遗迹中出土了三枚被称为“货泉”的青铜币。据日本经济新闻网5月19日报道,这种货币于公元14到40年间在中国铸造,并于弥生时代(约公元前300年至公元后250年)传至日本。报道称,南淡路岛市教委表示,包括本次在内,日本国内共发现179枚“货泉”,但像本次这样数枚钱币呈重叠状态被发现的情况极为罕见。南淡路岛市教委负责人表示,“传来古代中国货币,成为证明在弥生时代后期淡路岛是海上贸易要冲的重要史料”。
出土地
货泉的出土地点,主要集中在九州北部及其邻近地区,但在广岛县、鸟取县、冈山县以及大阪府和京都府等地也有发现,说明这一时期的汉文物及汉文化不仅传入和影响到九州地区,而且已经远及“中国地方”乃至近畿地区。值得注意的是,货泉大多出土于沿海地区的小型聚落遗址,并且既有成批的出土,更有零星的发现,反映出货泉等新朝钱币传入日本之后,其用途并不单一,有的可能是用作铸造青铜器的原料,有的可能是在对外贸易中作为一般等价物用于交换,有的则被视为“异域珍宝”而用作装饰品,但总体上没有像铜镜那样被视作“威信财”而被大量埋葬于高等级墓葬之中。鉴于其出土地点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并且地处朝鲜半岛与九州岛之间海上通道的对马岛尤其是壹岐岛多有发现,它们无疑是以“环黄海之路”为通道向九州岛传播,进而沿日本海近海和濑户内海等海上交通线路继续向东传播,直至近畿地区。汉文化也正是以这样的海上交通为通道向日本列岛传播的。新朝朝与当时倭地诸国交往的情况未见于文献记载,或许与新莽政权在中国史家的眼中不属于正统王朝而未被记述有关,但货泉在九州等西日本各地的出土,反映出新莽时期中国大陆同倭地诸国的交往实际上相当兴盛。
收藏价值
私铸货泉钱币直径1.8厘米,厚度0.1厘米,孔径0.9厘米,重量0.9克。观其形制、重量及叶篆类似六朝刘宋时期铸币,与汉王葬掌权时代的“货泉”铸币有着明显的区别,估计是六朝社会大动荡时期的私铸品,此钱币史籍无载,较罕见。古玩市场交易售价在人民币2000元左右。
参考资料
新朝货布你见过吗?《一槌定音》带你了解钱币知识.今日头条.2023-12-21
内蒙古出土汉代铸币作坊 清理约140万枚古钱(图)-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12-21
王莽货币之货泉.中国金融新闻网.2023-12-21
翟传海:古钱探趣(一)——“货泉”与“白水真人”.今日头条.2023-12-21
中国古币-铜钱.今日头条.2023-12-21
韩国出土两千年前货币 系王莽时代建立的新朝所造.中国新闻.2016-01-26
韩国出土两千年前货币 系王莽时代建立的新朝所造.南海网.2023-12-21
日本出土3枚2000年前中国青铜币 日媒:钱币出土状态罕见.中国青年网-新闻.2023-12-21
Sina Visitor System.新浪微博.2024-01-29
白云翔:新莽货泉的考古学论述.风闻社区.202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