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耳叶紫菀

耳叶紫菀

耳叶紫菀(学名:紫菀属 auriculatus Franch.)是菊科紫菀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粗壮,茎直立,高40-70厘米。这种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部、西北部及东北部,贵州省西部,四川省西南部至南部等地,生长于海拔1,500米至3,000米的灌丛、疏林下或草地。目前,耳叶紫菀尚未被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茎直立,单生稀丛生,高40—70厘米,上部稀全部有分枝,被开展的长粗毛,常有腺,下部有较密生的叶。下部叶在花期枯萎,倒卵圆形至长圆形,基部渐狭;中部叶长圆形或狭椭圆形,长3—6厘米,宽0.5—1.2厘米,下部稍狭,基部扩大成圆形抱茎的耳部,中部以上有浅齿或圆齿,或近全缘,顶端钝或稍尖;上部叶小,线状披针形或长圆形;全部叶上面或两面被密糙毛,下面有腺且沿脉及边缘有长粗毛;中脉和3—4对侧脉在下面稍凸起,网脉细。头状花序径2—2.5厘米,在茎和枝端排列成圆锥伞房状或伞房状;花序梗长1—8厘米,有线形苞叶。总苞半球状,长6—8毫米,径6—8毫米;总苞片3层,线状披针形,近革质,外层上部草质,有密腺,或杂有短糙毛,长3—4毫米,宽0.7—1毫米,内层中脉有腺,边缘膜质,常撕裂,长6—7毫米,宽达1.5毫米,常有紫色长尖头。舌状花约30个;管部长2.5—3毫米,舌片白色,长8—10毫米,宽1—1.5毫米。管状花长5毫米,管部长2.5毫米,裂片长1.5毫米;花柱附片长0.5毫米。冠毛1层,白色或稍红色,长5毫米,有多数糙毛。瘦果狭倒卵圆形,长3毫米,被疏短毛。花果期4—8月。

此种多变异,叶上面被短糙毛或两面被同样的粗毛,近全缘或有锯齿,基部渐狭或急狭成宽或狭的耳部。另有一变型f.CrenatusLingf.nOV.头状花序少数(1—3)个,叶有圆形深锯齿,两面被长粗毛,产于云南省西北部(怒江河谷)。

分布范围

耳叶紫菀分布于中国云南西部、西北部及东北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丽江市镇雄县大理白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澜沧、漾濞彝族自治县洱源县保山市等)、贵州省西部(毕节市盘州市安龙县)、四川省西南部至南部(石棉九龙县南川区等)。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植物通:耳叶紫菀.www.zhiwutong.com.201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