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向荣,男,1961年12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岩土工程专家,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副院长。
人物履历
1982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建筑结构工程专业并留校任教,1988年7月、1993年10月研究生毕业分别获岩土工程硕士、博士学位。1993年、1997年分别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1998年被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岩土所支部书记、浙江省普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工会主席、浙江大学“双代会”常委,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副院长。2010年4月6日因病医治无效在杭州市逝世,终年49岁
成就及荣誉
朱向荣教授已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著作四部;主编出版论文集五部;参加编写出版全国本科生教材《土力学》两部。1994年1月9日获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首届茅以升土力学与基础工程青年奖。负责完成的《软基竖井超载预压非理想固结理论与应用》课题获199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甲类二等奖;作为主要完成者参与完成的课题《软土地基上大型机场跑道工程建造技术》通过浙江省科委组织的鉴定,先后获1996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并主要负责将成果先后在宁波栎社国际机场、温州龙湾国际机场和舟山普陀山机场等取得成功应用。作为负责人之一参与完成的《杭州市天子岭废弃物处理总场垃圾堆体稳定性研究》通过浙江省科委组织的鉴定,成果获1999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朱向荣教授曾为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理事、中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金华博士联谊会副会长、舟山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委员。1992年,负责筹备组织召开了首届全国岩土力学与工程青年工作者学术讨论会。参与组织承办了第一至第四届全国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和第三至第九届浙江省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术讨论会。
研究方向
朱向荣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软粘土力学与地基处理、结构和地基共同工作、桩基工程、地下工程、环境岩土工程、岩土工程计算机模拟分析、道路地基基础。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交通荷载作用下道面与软土地基协同工作性状研究”课题,参加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主持浙江省重点、杭州市重大科研计划“杭州市天子岭生态公园废弃物处理总场垃圾堆体稳定性研究”课题、广东省交通厅九五重大科研项目子课题“EPS动三轴试验”、浙江省建设厅科研项目“减少沉降量桩基应用技术研究”、浙江省交通厅科研项目“柱下条形桩基桩土共同工作研究”等课题。其它方面主要课题有:机场和公路软基处理;大型储罐软粘土复合地基理论与实践;软土基坑支护工程理论与应用等。近期主要研究课题有:复合纳米材料水泥土加固机理及其增强体工程性状研究、沉桩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机理与对策研究、沉管灌注混凝土筒桩理论与技术研究、长桩荷载传递与试桩方式对基桩承载性状影响研究、路基路面承载与损伤破坏机理及其共同工作工程性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