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铃兰
大花欧铃兰(学名:Convallaria majalis L. var. major),属于百合科铃兰属植物,是铃兰的一个变种。与原变种相比,其特征在于花葶着生花朵较少,花朵较大且芳香。大花铃兰全株无毛,常成片生长,是一种优良的盆栽观赏植物,同时也具有药用价值。
形态特征
大花铃兰与原变种相似,区别在于花葶着生花朵较少,花大芳香。
植株高18-30厘米,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7-20厘米,宽3-8.5厘米,先端近急尖,基部楔形;叶柄长8-20厘米。花葶高15-30厘米,稍外弯;苞片披针形,短于花梗;花梗长6-15毫米,近顶端有关节,果熟时从关节处脱 落;花白色,长宽各5-7毫米;裂片卵状三角形,先端锐尖,有1脉;花丝稍短于花药, 向基部扩大,花药近矩圆形;花柱柱状,长2.5-3毫米。浆果直径6-12毫米,熟后红色,稍下垂。种子扁圆形或双凸状,表面有细网纹,直径3毫米。花期5-6月,果期7-9月。
分布范围
产自中国的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浙江省和湖南省等地。此外,在朝鲜、日本至欧洲、北美洲也很常见。
栖息环境
大花铃兰喜半阴、湿润环境,好凉爽,忌炎热乾燥,耐严寒。要求富含腐殖质壤土及沙质壤土。生长于阴坡林下潮湿处或沟边,海拔850~2500米。注意,欧铃兰与丁香或水仙花放在一起会相互影响生长。
栽培
栽培季节
铃兰展叶后抽葶,展叶前是栽培的最佳时期。秋季叶片枯萎后,封冻前也可栽培,春季栽培为佳。
播种育苗
选择地势平坦,腐殖质肥沃,微酸性土壤的山地。秋季深翻土地,施腐熟的农家肥,之后做大垄。栽植时按行株距25cm×15cm栽植,栽培深度以苗尖露出地面2cm为宜。早春苗圃地化冻时进行移栽,栽植成活率较高。
育苗管理
及时除草、松土,根据苗床情况及时浇水、排水。施肥时最好是施N、K混合肥。对于根系发达的多年生地块,要适时疏苗。
病害防治
猝倒病和斑枯病是主要病害。防治方法包括适当控制苗圃地湿度,及时排水,发现病株要立即清除。化学药剂要交替使用,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
主要价值
观赏
大花铃兰植株矮小症,幽雅清丽,芳香宜人,适合作为盆栽观赏植物,花坛花境,或地被植物。有乳白、粉红和斑叶等品种。山里红娇艳,增添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