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武理堪

武理堪

武理堪(或译吴礼勘),满洲正白旗瓜尔佳氏,生年不详,约后金天命四年(1619年)去世。他的先祖居住在义屯宜尔门(今吉林伊通),原本是海西女真的一部。他的父亲伊兰柱后来迁徙到扈伦四部之一的哈达部的费德里(在今辽宁西丰县境)。当建州女真的首领努尔哈赤兴起并建立后金时,武理堪前往投奔,并追随努尔哈赤开疆扩土,屡次建立战功。初定八旗制时,武理堪为正白族第一甲喇所属第八雍舜,累官至噶布什贤噶喇昂邦(前锋统领)。

人物经历

武理堪一生中在侦敌与巡逻过程中有着出色表现。努尔哈赤起兵不过短短十年左右,便统一了建州女真本部。这一胜利成果打破了明代辽东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政治平衡态势,引得其他部落,尤其是海西女真各部深感不安与敌视。在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 年)六月,海西女真叶赫、哈达、辉发、乌拉四部联合起来劫击后金,却被努尔哈赤成功反击,在哈达部的富尔佳齐遭遇溃败。到了九月,叶赫部贝勒布赛再度纠集哈达、辉发、乌拉,还有蒙古科尔沁区、席北(锡伯)、封尔察,以及建州朱舍里、纳殷,总共九个部落,以三万之众兵分三路,朝着建州本营费阿拉(今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老城里南五里山上)汹汹而来,妄图一举将努尔哈赤的势力剿灭。形势可谓极为严峻。彼时,九部分别位于泽州的西、北、东方向,九部联合起来,对建州形成了一个半圆形的包围圈。至于九部联军将会从何处攻进,一时之间尚不清楚,唯有掌握联军的动向,才能够有效地制定对策、部署兵力,从而占据主动。于是,努尔哈赤将战前侦察的重任交给了武理堪。

军事贡献

武理堪奉命向东侦察,百里不见敌踪。见乌鸦群集,他断定联军不在东部,急归复命。努尔哈赤赞同其见解,派他再向北侦察。武理堪在大辽河岸边发现联军,擒获巡逻兵得知联军三万且将夜袭。他疾驰回报,努尔哈赤决定天亮迎击。士兵闻联军三万多惊慌,武理堪分析鼓舞众人。天明誓师,努尔哈赤阐述形势采用诱敌战术。后金军挫联军前锋,联军头目布寨被砍杀,联军大乱,努尔哈赤获大胜。

史籍记载

天命四年(1619年),明廷派遣十万大军,由辽东经略杨镐指挥,分兵四路进攻赫图阿拉故城(今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老城里)。努尔哈赤亲率后金八旗兵,采取“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术,集中优势兵力,先后击溃西、北、东三路明军。明廷此次出征的败局已定。为避免全军覆没,杨镐急令总兵李如柏率领南路军退回。李如柏所部约二万余人,原计划从清河出鸦鹘关,由南路进攻赫图阿拉,但因行动迟缓,未能与后金军交锋。接到杨镐的退兵令后,李如柏急忙撤退。此时,奉命巡逻的武理堪率二十余骑兵行至虎拦山(赫图阿拉西南,今辽宁新宾县永陵镇南),恰逢李如柏军退经虎拦山麓。武理堪令士兵立马山顶,吹响螺号,将帽子挂于弓稍挥舞,呐喊鼓噪,模拟指挥伏兵。明军见状,惊慌失措。武理堪乘乱率二十余骑冲下山,突袭明军后队,杀敌四十人,缴获战马五十匹。明军败退,风声鹤唳,惊恐万分,不敢再战,纷纷溃逃,甚至发生互相践踏致死的情况。

历史评价

武理堪在以少击众之战后去世,史书对其死因说法不一。努尔哈赤惋惜,称其多次历经生死。武理堪死后,二子被录用。长子吴拜袭管牛录事,另有传。次子苏拜授侍卫,屡立战功,官至领侍卫内大臣,死后谥勤僖。

参考资料

二十四史系列之一 清史稿 列传十七.国学网.2024-08-29

武理堪传.虚阁网.2024-08-29

武理堪计诈李如柏.译文网.202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