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黄楚材

黄楚材

黄楚材(1915—1989年),湖北沔阳人,初习旦行,后改小生,兼学老生、花脸。其代表剧目有《白扇记》《观书》《铡美案》《马前泼水》《贩马记》,以及现代戏《三世仇》《清江传》等。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黄楚材10岁时就随父学艺,后拜师姚如春,17岁挑班于汉口美成戏院。1938年,他参加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主办的“留汉歌剧演员讲习班”。次年,他加入了郭沫若、田汉领导并组织的抗敌宣传队,任“曙光抗敌宣传队”队长。在八年抗战中,宣传队辗转湖南、广西壮族自治区、贵阳、四川省等地进行抗日宣传,之后于1946年回汉。

职业经历

新中国成立后,黄楚材加入了武汉楚剧院,参加戏剧改革工作。1954年,他在《铡美案》中饰演包拯,与琴师吴学汉合作研究,创造出了楚剧包公的专用腔——“西皮迓腔”,填补了楚剧“净”行声腔的空白,为楚剧声腔艺术的发展与革新作出了重要贡献。1956年,他在《乌金记》中塑造了吴天寿这一形象。同年,该剧参加湖北省汇演并荣获一等奖

1959年,为抢救、挖掘“湖北高腔”并使之成活在楚剧舞台上,黄楚材塑造了《拜月记》中的王相爷和《罢宴》中的寇凖

1979年,黄楚材在现代版《清江传》中扮演柳志达。

主要成就

黄楚材的嗓音圆润,音域宽广,发声科学,运气有术。其唱腔朴实无华,自然天成,唱腔中娴熟准确地运用了楚剧的舞台语言(黄汉结合),很注意对黄(陂)语言的美化,对汉(口)语言的削弱,使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经过数十年的舞台实践,其艺术风格自成一派——黄派。其代表剧目有《白扇记》《观书》《铡美案》《马前泼水》《贩马记》,以及现代戏《三世仇》《清江传》等。

参考资料

黄楚材.武汉市地方志.2024-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