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的当代性》是赵汀阳所著的一本图书,由中信出版社在2016年5月出版。该书深入探讨了中国古代自周朝以来“天下”制度的内涵、外延和实践,并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挖掘其在当前世界现实中的价值。此外,该书还对未来世界进行了预言式的构想。该书的出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被认为是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学术著作。

内容简介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的作者赵汀阳于2005年第 一次提出了“天下体系”的原创理论框架,如今十年过去了,《天下的当代性》与天下体系的初步研究在基本观点上保持一致,但在问题的提出、论证和叙事上都有较大差异。本书深入探寻了中国古代自周朝以来“天下”制度的内涵、外延和实践,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挖掘其在当前世界现实中的价值并对未来世界展开了预言式的构想。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作者在书中第二章着力探寻中国的起源,提出了“旋涡模式”,将中国的生长方式解释为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旋涡,而天下体系是化解旋涡冲突而兼收并蓄的最 优制度,两者配合而形成了百世不绝的基业。

中国周朝创制的天下体系对于古代的经济和技术条件而言过于超前了,并不能充分发挥它的制度优势。而当今世界面对的是互联网技术主导的全球化趋势,这意味着人们正在经历某种意义上的开端时刻和条件——新的规则和制度正在形成,这正是讨论“天下的当代性”的意义和必要性。

作者简介

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长城学者,国务院特贴专家,博导。

欧洲国际跨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常委;

哈佛燕京学社“蒲塞杰出访问学者”( Pusey Distinguished Fellow,2013);

哈佛大学东亚系访问授课教授(中国先秦政治哲学,一个学期,2013)。

主要研究领域:中国哲学、政治哲学。

主要著作:

《哲学的危机》专著,199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论可能生活》专著,1994;1995,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2005,201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天下体系》专著,2005,2006 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201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坏世界研究》专著,2009,201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每个人的政治》论文选集,2010,2012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出版社。

《第一哲学的支点》专著,2013,三联书店。

《两面之词》专著,2014,中信出版社。

目录

导论

以天下重新定义政治:问题、条件和方法

1. 世界作为政治主体

2. 最坏可能世界与最好可能世界

3. 政治的存在单位

4. 世界内部化与世界主权

5. 关系理性

6. 政治重新出发的起点

第1章:天下概念的故事

1. 从世界开始的政治

2. 三层世界的天下

3. 配天

4. 制度布局

5. 无外

6. 家与天下的循环

7. 天命

8. 德与和

9. 好秩序为什么也会崩溃?

10. 天下作为方法论

第2章:内含天下的中国

1. 旋涡模式

2. 天下的缩版

3. 为什么逐鹿中原?

4. 以变而在

第3章:天下秩序的未来性

1. 世界历史尚未开始

2. 伊曼努尔·康德问题与塞缪尔·亨廷顿问题

3. 两种外部性:天然的和被建构的

4. 边界与无外

5. 新天下的物质条件

6. 新天下的词典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