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叶凤尾藓
黄叶凤尾藓(学名:Fissidens zippelianus)属于凤尾藓科凤尾藓属的一种植物。
形态特征
黄叶凤尾藓植物体细小,丛集。茎单一或分枝,连叶高5.5-12毫米,宽2-2.5毫米,干时叶尖卷曲;腋生透明结节极明显;茎中轴不分化。叶10-24对,通常排列较紧密,但有时排列颇为松散;中部至上部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1.5-1.8毫米,宽0.3-0.4毫米,先端阔急尖;背翅基部圆至楔形;鞘部为叶全长的1/2一3/5;叶边具细锯齿至细圆齿;中肋及顶至终止于叶尖下数个细胞;前翅和背翅细胞圆状四方形至圆状六边形,长7-11微米,具乳头状突起,不透明;鞘部细胞与前翅和背翅细胞相似,但基部细胞乳头状突起较少,细胞较大而壁较厚。雌雄异株。雌器苞顶生;雌苞叶比茎叶狭而长。颈卵器长约280微米。蒴柄长3.4-4.3毫米,平滑。孢蒴通常直立,对称;蒴壶短圆柱状,长0.5-0.6毫米、蒴壁细胞短长方形至长方状六边形,薄壁;蒴齿长0.2-0.3毫米,基部宽23微米。蒴盖具长喙,长0.5-0.6毫米。蒴帽钟状,长约0.7毫米。
栖息环境
黄叶凤尾藓生长于林中原地区上或石上。
分布范围
黄叶凤尾藓在中国有广泛分布,同时也见于古热带地区的其他地方。
主要价值
黄叶凤尾藓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其翠绿色的叶片和独特的形态使其成为园林绿化和盆栽的理想选择。
参考资料
zippelianus.植物智.2024-08-29
凤尾藓科.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8-29
凤尾藓属.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