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婆诃
苏婆诃,又称娑婆诃、僧婆诃、塞诃、沙诃、莎缚贺、娑婆呵、莎诃,是真言、陀罗尼结尾常用的词语。在佛教经典《大日经》中有提及,表示供物或呈献供物于诸神时的感叹词。
历史沿革
苏婆诃一词最初的意义是指供物,同时也是在向众神呈现供物时所使用的感叹词。在密宗的经典中,它被赋予了多种含义,包括成就、警觉、吉祥、圆寂、息灾、增益、无住等。这些意义都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场合,但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将其理解为成就、圆满、警觉三种含义。《大日经疏》卷四采用了其中的警觉之意,认为这是为了提醒所有大日如来,在他们作为菩萨修行时,都应看到这一意义,并发出狮子般的誓言,承诺将通过阿字门净化无数众生的世界。如果这个誓言没有虚假,那么任何诵读这个真诚言语的人都应该得到满足他们的愿望。因此,作者希望自己的道场能够充分庄严洁净,所以使用了莎诃这个词。
文学作品引用
在文学作品中,苏婆诃也被广泛引用。例如,《尊胜佛顶修瑜伽法轨仪》提到,在消除灾难的念诵过程中,应在真言的开头和结尾加上娑诃二字。而《金刚顶经瑜伽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描述了一种布字观法,其中娑诃安放在心脏位置,呈现出红色,而诃字则放置在双脚处,颜色如同满月。这种观想法被认为可以帮助行者迅速达到圆寂的状态。
参考资料
佛教咒语末句的“娑婆诃”,是什么意思?.天眼查 .2024-10-31
苏婆诃.佛学大词典 .2024-10-31
娑婆诃怎么读 萨婆诃怎么读.新浪爱问知识人·教育 .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