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山窑址于1976年被发现,共有四个窑址,分别位于银厝尾的一窑、二窑以及山仔头的一窑、二窑。这些窑址主要分布在南埔乡槐山村以北约500米的位置,总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1984年,福建省考古队对其中的银厝尾一窑进行了发掘工作,随后对该遗址进行了回填保护。

历史沿革

槐山窑址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宋元时期。1976年,当地发现了四处窑址,分别是银厝尾的一窑、二窑以及山仔头的一窑、二窑。这些窑址的分布面积大约为5,000平方米,局部堆积层厚度在0.2米至2.5米之间,其中有两处能够看到窑床的断面。在这些地点,人们收集到了一些文物碎片,其中包括青釉四系罐、壶、钵、碟、盆、器盖等生活用品的残片,以及用于烧制过程的窑具垫托和支座。1984年,福建省考古队对银厝尾一窑进行了发掘研究,之后为了保护遗址,将发掘区域回填处理。

文物遗存

在槐山窑址的采集标本中,包含了多种类型的陶瓷制品残片,如青釉四系罐、壶、钵、碟、盆、器盖等。此外,还发现了大量的窑具配件,如垫托和支座,这些都是当时窑工们用来支撑和稳定待烧制物品的重要工具。

参考资料

探寻泉港槐山古窑址 带你品读悠久的制瓷史.搜狐网.2024-09-16

考泉港槐山古窑址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考泉港槐山古窑址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2024-09-16

泉港槐山千年古窑埋地下 是否真的有99处瓷窑?.闽南网.2024-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