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南京市,创办于1949年9月,后于2011年5月7日,南京梅园中学和南京市第三十四中学合并组建为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学校分为梅园校区初中部和太平门校区高中部。玄武高级中学继承了两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办学特点,融合了原三十四中“关爱教育”和上海市梅园中学的“周恩来风范教育”的办学理念。学校汲取了两校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经验,实现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办学效果。在合并后的第一年,学校广受社会美誉。
学校依托南京市第十三中学优质教育品牌,借鉴十三中管理模式,引进十三中名师,共享十三中的校本课程、大课堂学本,逐步实现管理同步、教学同步、考试同步、评价同步,快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使太平门校区高中部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历史沿革
1949年9月建校,学校前身是南京私立宜信会计学校
1956年6月更名为南京市第三十四中学
2011年5月7日,玄武区教育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梅园中学与第三十四中学合并组建“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原梅园中学校址为梅园校区办成初中部,原三十四中学校址为太平门校区办成高中部。
办学条件
学校规模
学校现有全国名师4人、特级教师2人、教授级高级教师1人、省师德标兵1人、省优秀青年教师1人、市优秀青年教师27人、市教学先进21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班主任36人、市学科带头人5人、区学科带头人41人、区青优115人,区优秀班主任71人,硕士研究生49人,市骨干教师占全体教师的32%,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比例71%。
特色课程
学校构建了具有校本特色的高中新课程体系,如主体性德育课程、风范教育课程、关爱教育课程、心理健康课程、体育传统课程等,曾两次荣获世界中学生排球比赛男子冠军,全国首创“周恩来班”、被团省委命名为“周恩来团支部”。学校实施小班化教学,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为学生搭建多元化发展平台,让学生在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等方面个性化发展。
硬件设施
学校建有现代化体育馆、全塑胶田径运动场、功能齐全的综合大楼、50兆高速宽带光纤校园网,拥有省一级图书馆、省理化生实验室、省合格心理咨询室等先进设施。学校具备300余名学生住宿条件,食宿配套设施齐备,学生公寓配置空调、电扇和热水洗浴,实施专人全天候标准化管理。学生餐厅达市A级食堂最高标准,可满足1000名学生就餐。
办学特色
教科研工作特色鲜明,为玄武区"十五教科研"先进单位。一是引领全校教育理念发展旗帜的"弘扬周恩来精神与风范"的课题研究,二是在青年教师培养上,实施"一、三、五、七青篮工程",使青年教师能够稳健、快速的成长。
心理教育处于领先地位,心理健康咨询及教育工作成为省、市、区的特色亮点。我校为江苏省心理教育先进单位、省心理信息与采集分析优秀工作站、南京市首批示范心理咨询室、南京市首批免检合格心理咨询室。
信息整合
学校的信息化工作整体构想是"五建三抓":建环境、建资源、建队伍、建课程、建制度,抓运用、抓普及、抓特色。学校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提高一线教师的信息素养,具体掌握了信息技术作为"四类工具"(效能工具、交流工具、研究工具、问题解决与决策工具)的作用,建设有学校特色的学科资源库,为学生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理想的教学环境。
全体师生以务实的作风,钻研的态度和高效的行为,以质量创品牌、以内涵求发展,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而努力.。
所获荣誉
连续7年获得南京市办学发展性评估最高奖——综合奖,本科上线推进率、小高考合格率在同类学校一直名列前茅,受到市、区教育局的表彰和奖励,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德育先进学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全国先进单位、中央教科所教科研先进学校、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全国排球协会副主席学校、省主席学校、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校、省心理教育先进学校、省体育项目传统学校、市工人先锋号、感动南京年度人物、市平安校园等称号。
校园文化
校训
诚恒、厚爱
教风
严、勤、精、联
学风
勤、钻、实、严
学校地址
太平门校区(高中部):玄武区农场巷124号
梅园校区(初中部):南京市大悲巷13号
行政管理
历任领导
参考资料
选择玄高,做更好的自己.微信公众平台.2024-07-01
玄武区义务教育学校名录.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政府.2024-08-22
张华 校长.张华 校长.2024-08-22
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质量发展的玄武教育向您汇报.微信公众号.2024-08-22
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 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2024-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