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婆桥是一座位于平江区的单跨石梁桥,跨越古城内的第四直河(北段称为平江河),是该区域内第一座东西向的古桥。桥的另一端连接的是大郎桥巷(也称建新巷)。据现有资料记载,思婆桥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宋代,其名称来源于附近的一座唐朝寺庙——资寿寺。这座桥曾在1985年进行了重修,目前保存有不少早期造桥使用的武康石和青石。

历史沿革

思婆桥的具体建造时间尚不清楚,但在宋代的地图《平江图》中已经出现了这座桥梁,当时被称为寺东桥。后来,随着历史变迁,寺东桥更名为思婆桥,这一变化可能与资寿寺作为尼院有关,因为人们通常将尼姑称为师婆。思婆桥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重修,其中一次是在爱新觉罗·颙琰十年(1805年)。这些重修活动留下了相关的文字记录,如桥栏上的“重修思婆桥”字样以及桥台南侧石柱上的“嘉庆乙丑四月”等铭文。此外,在桥的西北部金刚墙内还镶嵌有一块青石碑,尽管上面的文字已经难以辨认。

结构特征

思婆桥全长11.2米,跨度4.4米,宽度3米,高度2.9米。桥面由四根宽50厘米的花岗石石梁并排组成,两侧的桥栏是由未经装饰的长条形花岗岩构成,供行人休憩观赏风景。桥的东西两端各设有十个台阶。桥栏外侧刻有“重修思婆桥”的楷体大字,桥台南侧石柱上有“爱新觉罗·颙琰乙丑四月”等字,北侧石柱则刻有“里人”二字。桥的主要结构包括用武康石制成的桥台排柱,以及同样采用武康石制作的两端雕刻有野生灵芝和宝莲图案的长系石。这些元素表明,现存的思婆桥建筑至少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参考资料

苏州市思婆桥.老百晓集桥.2024-09-06

平江路上古桥趣闻知多少.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24-09-06

摇啊摇,摇到苏州平江思婆桥!走到这里,游平江便开始渐入佳境。.搜狐网.2024-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