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国2007年度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是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七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特级教师,兼秦皇岛市海港区教育工委副书记。该同志曾获河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秦皇岛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获河北省“国际劳动节”劳动奖章、十大杰出青年教师提名奖。在他的领导下,秦皇岛市第七中学取得长足发展,硕果累累,先后被评定为全国群体工作先进单位、中国体育科学优秀实验学校、北京市奥运会示范校,河北省文明单位、安全文明校园等。

简介

王建国,男,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七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特级教师,兼秦皇岛市海港区教育工委副书记。他当了秦皇岛市第七中学13年校长, 13年,他用智慧和汗把当初的“升学暴发户”逐步培养为一所有独特教风、校风、学风的“有内涵的学校”; 13年,他用自己的十年时间来践行和完善包含“学校是探索求知的学园、生动活泼的乐园、充满亲情的家园”在内的“15条教育理念”。他,就是受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的秦皇岛市海港区教育工委书记、第七中学校长.

人生信条

对于自己所任的校长一职,作为1962年生人的王建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坚信瓦·苏霍姆林斯基的“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办学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按照这样的理念并结合多年实践,他为自己找到了校长的定位:学校不是行政机构,校长也不是官。校长在学校排“老三”,不仅要让自己的服务对象满意,更要努力给教职工和学生创造发展的机会。

为培养教师的职业理想和精神境界,王建国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育生涯进行设计,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他认为,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是发展中的人,想要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也必须要致力于自己的专业成长,他要求七中的教师做“公众知识分子”。王建国常说,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我们不可能把我们自己没有的东西给别人。因此教师要做关心政治、参与社会、重视文化的专业人士,也就是“公众知识分子”。当前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一把尺子,用好学生的标准衡量所有的学生,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都是失败的,王建国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至少在自己的校园内,能够对这种固有的教育模式有所突破。

为全面践行素质教育,2007年王建国提出绿色课堂——追求最具生命力的教学理念。王建国说,绿色教学是有活力、吸引力、高效益、高质量的教学,让学生学会、会学、乐学。课堂不仅要成为学生获得生存技能的宝地,还要成为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共同成长和实现幸福人生的圣地。他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一是尊重学生的状态,二是尊重学生的生命需求,三是尊重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他要求每堂课都留下一定时间让学生自由思考、质疑。

一系列改革,让七中学校成为探索求知的学园、生动活泼的乐园、充满亲情的家园,极具魅力。十年的校长生涯,王建国把本职工作做精做优,以一流的业绩争做行业和系统的排头兵、领头雁。

教育改革

为了办一所有“境界”的学校,王建国秉承“十年磨一剑”精神,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思想体系。做校长的前3年,他并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以苦练内功为基础找准学校发展方向。中间3年,他坚持“拿出自己的东西”,出台并逐步完善了名校创建规划——把七中办成在省内有影响,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出人才的实验性和示范性初级中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15条”教育理念。

15条”教育理念包括:学校是什么——探索求知的学园;生动活泼的乐园;充满亲情的家园;学校的魅力在于它有丰富的智力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思考、探索、实践、研究的氛围就是一种吸引人、教育人的力量。学生是什么——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期待被点燃的火把。教师做什么——教师首先要做学生思想的引导者,其次才是知识的传播者,具备卓越的个人影响力至关重要。这种影响力来源于人格魅力---善良、真诚、宽容与正直。培养目标——学校不是职业训练所,应该成为精神城堡……

2001年,王建国发现一股攀比风在校园内悄然兴起,为正学风,他当即提出了“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基础比进步”的口号,得到广大师生及学生家长的认可,这三句话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准则,最终形成了七中特有的学习风气。

近年来,王建国致力于“15条”教育理念的实践和提升,把“15条”内化为全体教职工的具体行动。尽管这15条教育理念看起来有些庞杂,但本质上是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正好对应了哲学的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

如今,15条理念已逐渐成为全体教职工的行动指南,第七中学也从“升学暴发户”转变为“一所极具内涵的学校”。

对每个学生进行心理检测,并把学生心理、身体检测结果结合起来,全面评估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七中的教师和学生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在七中工作学习生活很幸福。学术研究的践行者王建国校长倡导教师努力向研究型、专家型方向发展,他本身也努力做一个研究者。结合学校办学特色,王校长在“十五”期间承担全国教育教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研究》的子课题《利用校园网提高初中课堂教学效果研究》、河北省“十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儿童青少年心理素质的促进对学业成就的影响》的研究,研究报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