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色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孜县甘孜藏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位于甘孜县西部,距离县城37公里。昔色乡总面积为242.15 km²。昔色乡的地理位置东与贡隆乡扎科乡隔江相望,南与来马镇相邻,西接德格县,北靠扎科乡。

历史沿革

民国,属霍尔朱倭土司。

1956年,设昔色、青沙2乡。

1959年,青沙、阿拉隆2乡并入昔色乡。

1960年,划归绒坝岔联合公社,改昔色分社。

1962年,析置昔色公社。

1983年,公社改乡。

昔色乡因乡政府驻昔色自然村而得名,“昔色”为藏语,意为“沙金”。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昔色乡下辖11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昔色村。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昔色乡地处甘孜藏族自治州县城西部。东与贡隆乡扎科乡隔江相望。南与来马镇相邻,西接德格县,海拔3580米,北靠扎科乡,东距县城37千米,东南距州府康定市421千米,省会成都市745千米。

地形地貌

昔色乡地处川西高原青藏高原东南缘)向山原的过渡地带。

气候

昔色乡属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垂直气候特点明显。

水文

昔色乡境内河流属雅砻河水系,有雅江1条主河。雅砻江从西北扎科乡斜贯流入昔色乡,境内流长8千米,由西北向东南经昔色乡后流入卡攻乡。天然落差70米。

自然灾害

昔色乡主要自然灾害为干旱、冰雹、洪涝、泥石流等。

人口

昔色乡主要居民为藏族,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2011年末,昔色乡总人口为2094人,其中男性占48%,女性占52%。2017年,昔色乡常住人口为2248人。

截至2019年末,昔色乡户籍人口2182人。

经济

农业

昔色乡畜牧业主要以饲养牛、马、羊为主。2011年,年末存栏牛13663头,马2564匹,羊528只。

商业

2011年末,昔色乡有商业网点3个。

人文

敬礼之节

藏族人民对于亲朋友好友久别重逢,拦手贴于脸颊相亲;见所敬重之人将袒臂之袖搭于肩上,屈腰双手平伸或竖大拇指以示敬礼;平常相见伸舌头也属敬礼;亲朋远行或初到,替他牵马以示敬礼; 还有合掌磕头,参拜佛像,朝觐活佛,与佛顶礼时磕响头及磕长头(一步一磕拜)。

民族戏剧

夏卓俗称“踢踏舞”。甘孜藏族自治州踢踏舞最先是由西藏自治区传入的一种舞蹈形式。大约在300多年前由甘孜寺、 大金寺僧侣从日喀则市学回。最初其内容主要是以诗歌的形式赞颂父母、地方官和祈求吉祥等为主。夏卓传到甘孜之初由寺庙掌握,表演者皆为男性,一般都在每年秋季进行表演,后来流入民间后则无时间和性别的限制,踢踏舞表演,不限人数,少则一人,多则数百人,表演时舞者身着盛装但不佩腰刀,脚或腰部需挂1串响铃,以增添音响色彩。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昔色乡有乡中心学校1所,在校生209人,专任教师1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8%。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昔色乡有卫生所1个,医务人员6人。

社会保障

2011年,昔色乡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342户852人,支出53.7万元;农村医疗救助256人次,资助参加合作医疗879人次,共支出1.8万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