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报》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最早的妇女报刊之一,创办人、主编兼发行人为女革命家秋瑾,‌《中国女报》是月刊,于1907年1月14日在上海创办,3月被迫停刊。1908年2月,续出一期后停刊,后与《女子世界》合并,改为《神州女报》。

《中国女报》是一种16开本的册子,封面上画着一个妇女,双手高擎一面旗帜,象征着妇女的觉醒和前进。该刊同时使用了文言文和白话文,以开通风气,提倡女权,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为宗旨。拥有《社说》《译编》《文苑》《整点新闻》等栏目。该报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呼吁妇女解放,呼吁妇女走向社会,争取人格和尊严的独立。

发展历史

创办背景

1906年,秋瑾回到中国,在上海四川北路厚德里9l号租了房子,筹划《中国女报》。办报需要钱。秋瑾四处奔走,多方募集,又在报上大登广告,号召大家入股。可是响应者寥寥无几,到最后,只筹集到几百元。随后,秋瑾到公婆家去筹款,秋瑾对公公说自己想办学,但缺少经费,希望公婆家能给予资助。为了使儿子能和儿媳破镜重圆,秋瑾的公公爽快地拿出一笔钱送给秋瑾。几天之后,秋瑾又改成男装,不辞而别。离家后,秋瑾即声明脱离家庭关系,以免株连家庭。

发展历程

1907年1月14日,依靠这笔钱,再加上其他人捐助的1500元钱,秋瑾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女报》。该报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为宗旨,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成立妇女联合会的主张。该报的绝大部分稿件都出于秋瑾之手。她号召广大妇女为争取解放而斗争,将女性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解放事业紧密联结。然而,原应于1907年2月出版的第二期因经费问题延至3月出版。1908年2月续出一期后停刊。第三期虽已编就,但因秋瑾回绍兴市主持大通学堂,酝酿起义,不幸被捕牺牲,而未出版,后与《女子世界》合并,改为《神州女报》。

主要内容

《中国女报》采用白话文,并采用弹词、歌曲等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向读者宣传妇女解放的思想。辟有《社说》《译编》《文苑》《整点新闻》等栏目。《中国女报》第2期指出中国民族所以麻木不仁,是四千年女界处于黑暗地狱的结果,唤起国魂,应自女界。因此必须倡女权、兴女学。鼓励女子要依靠自己争幸福争平等,自己养活自己,认为这才“可使男子敬重”“归来得家庭的欢迎”,才能真正与男子获同等地位和权利。

发行

《中国女报》是月刊,社址设于秋瑾所住的上海市厚德里91号,寄售处有上海、北京、武昌、绍兴等地。

主要人员

《中国女报》由中国女报馆编辑发行印刷,陈伯平任编辑。除秋瑾外,主要撰稿人有黄公、钝夫、燕斌、陈志群、徐寄尘(朱自清)、吕碧城等。

影响

《中国女报》一出版就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该报无情揭露封建伦理道德的罪恶,指出“女子无才便是德”“遗毒万世”,是把妇女当奴隶防范的苛律; “三从四德”是把妇女培养成奴隶的教育;“缠足”是摧残妇女的酷刑。《中国女报》虽只出版两期,却以言辞的激烈而著称,是当时影响最大的女报,有不少妇女受其感召,自觉投身革命,共同为争取妇女解放而奋斗。

参考资料

秋瑾与《中国女报》:黑暗中国妇女寻求光明的“一盏神灯”.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01-15

《中国女报》.中国国家博物馆.2025-01-15

中国女报.中国知网.2025-01-15

秋瑾的最后三年:从女性解放到民族解放.中国作家网.2025-01-15

黑龙江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小红书成为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独家笔记分享平台|冰雪大世….澎湃新闻.2025-01-15

虹图荐资源 | 重温上海妇女运动和妇女发展的艰辛历程.微信公众号.202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