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乡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市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位于会理市北部。2017年,龙泉乡被撤销,其行政区域划归白果湾乡管辖。

历史沿革

历史文化

龙泉乡得名于当地的龙泉河,该河发源于龙肘山

沿革

民国,属益果乡。

1952年,设猫猫乡。

1972年,改为龙泉公社。

1983年,公社改乡。

2017年,撤销龙泉乡,将原龙泉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白果湾乡管辖。

行政区划

在撤销前,龙泉乡下辖龙泉村、笆村、新马村、龙肘村和大水村,共设有28个村民小组。乡人民政府驻地位于龙泉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龙泉乡地处会理市北部,东与白果湾乡、益门镇相连,南接外北乡,西与攀枝花市米易县的丙谷、白马、新山、攀莲地区交界,北与白果湾乡、云甸镇接壤。

地形地貌

龙泉乡境内地形以山地为主,最高点海拔3586米,最低点海拔1900米。

气候

该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立体气候特征,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四季温差小。平均气温为13.1℃,年平均无霜期21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200毫米。

水文

龙泉乡内有龙泉河,发源于龙肘山麓,全长5千米,属季节性河流。

自然资源

龙泉乡境内主要矿产资源为霓霞石,主要分布在龙泉村。

人口

2011年末,龙泉乡辖区总人口4223人。总人口中,男性2093人,占49.6%;女性2130人,占50.4%;14岁以下1331人,占31.5%;15~64岁2567人,占60.8%;65岁以上325人,占7.7%。辖区为彝族聚居乡,彝族人口占98%以上。201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1.8‰。

经济

综述

2011年,龙泉乡财政税收45万元。

农业

龙泉乡有农业耕地面积5694亩,其中山地5534亩,水田160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3252万元。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阳芋、养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232吨。主要经济作物为烤烟。2011年,烤烟产量90吨。畜牧业以饲养黑山羊黄牛绵羊、生猪为主。2011年,生产肉类1156吨。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龙泉乡设有乡中心校1所,拥有在校生214人和专任教师1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文化体育

该乡有农家书屋5个,藏书总量超过1万册。体育设施包括1个篮球场和2张乒乓球台,常住人口中有15%的人员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龙泉乡拥有乡卫生院1个,村卫生室1个,专业卫生人员共4人。

社会保障

2011年,龙泉乡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189户501人,支出40.2万元;五保供养25人,支出4.5万元;医疗救助80人次,资助参加合作医疗620人次,共支出16万元。国家抚恤、补助优抚对象9人,支出3600元。年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400人,参保率达66%。

交通

2011年,龙泉乡境内通乡公路总长15.51千米,通村公路总长29千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