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虹溪镇

虹溪镇

虹溪镇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西南部,东与竹园镇相邻,西接五山乡、北接新哨镇,南与巡检镇接壤。虹溪镇是远近闻名的“烤烟之乡”,被誉为“滇南一绝”的白龙洞也位于此处,历来就是文人墨客、游客商人向往的游览胜地。常住人口33959人(2020年)。

镇情简介

虹溪镇位于东经103°09′,北纬24°9′,距弥勒市区40公里,国土面积1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106亩,全镇四周环山,中部平坦,土地肥沃,交通发达,物产丰富,基础设施条件优越,沟渠交错纵横。最高海拔为1974米,最低海拔为102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6.8℃,最高气温33.5℃,最低气温-0.1℃,年平均降雨量为800-950毫米,是烤烟种植的绝佳区域。全镇辖虹溪、啥咩、招北、密纳、白云、刘家、文笔、太和县、新桥等9个村民委员会,86个自然村,89个村民小组,一个居民委员会,常住人口33959人(2020年),人均占有耕地0.87亩。7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坝区,人口密度达336.5人/平方公里,居住着汉、回、彝、傣等民族。

历史沿革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属律高县南宋宝祐元年(1253年),属广西路。元、明时,出现十八寨。明嘉靖元年(1522年),置十八寨守御千户所。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改设部、推之官,沿用明制直属云南省军事指挥机构。清康熙七年(1668年),撤守御所,置伍官之制,属弥勒。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设区公所,虹溪属二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二区改为设虹溪、复兴(巡检司)两镇。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2月27日,解放虹溪;同年3月1日,成立解放委员会;同年8月2日,撤销;同年8月10日,成立弥勒市第二区。1958年10月,成立虹溪公社。1962年10月,恢复虹溪区建制。1963年10月,虹溪、五山合并为虹溪公社。1984年4月,改虹溪公社为虹溪区。1987年,由虹溪区改为虹溪镇。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87年,虹溪镇辖9个街道办事处。2000年,街道办事处改为行政村,虹溪镇辖9行政村、1社区、86自然村、89村民小组。截至2011年末,虹溪镇辖虹溪1个社区,白云、密纳自然村、文笔、刘家、太和、新桥、招北、啥咩、虹溪9个行政村;下设89个村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虹溪镇辖1个社区、8个行政村:虹溪社区、啥咩村、招北村、新桥村、密纳村、太和村、文笔村、刘家庄村、白云村, 镇人民政府驻十八大街。

人口民族

全镇辖白云、密纳、文笔、太和县、刘家、新桥、啥咩、招北、虹溪等9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委会,84个自然村,89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33959人(2020年)。 

经济

2006年末,全镇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110347.8万元,比上年增6.4%;实现乡镇企业32470万元,比上年增29.6%;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13.2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305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41元。 

特产

虹溪镇有独特的地理条件,优越的气候环境,镇党委、政府历来重视发展特色经济,积极培植壮大特色产业。烤烟生产及相关产业产量进一步稳定,质量逐年提高,是全镇主要的经济支柱;畜牧业成为继烤烟之后又一大产业,肉牛、生猪、蛋鸡等养殖项目正在日愈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秋后秋玉米种植面积已接近烤烟种植面积,种植规范化程度和品质大幅提升,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莲藕欧芹、圈圈糖、密饯、手工盐水面等特色产品已形成稳定的市场,具有规模化发展的良好前景。

文化教育截止2008年10月,虹溪镇有市属完全中学1所,镇中心小学1所,村级完全小学12所,村小校点14个,民办公助幼儿园1所,私立幼儿园2所。小学在校学生4155人,专任教师220人(含代课教师3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95%,残疾儿童入学率87.5%,小学年巩固率99.7%,六年级完学率100%。镇人民政府及上级人民政府多方筹措资金,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到2007年,全镇小学占地面积76923.24平方米,校舍面积35116.04平方米。自然试验室一所达省一类标准,其余完小达省二类标准;全镇小学配计算机84台,配备多媒体教室1个,远程教育电教室设备模式三1套,模式二12套,模式一16套。 

交通

截至2007年11月,虹溪镇已建县乡公路7条,全长73.6千米,有村级公路8条。截至2011年末,虹溪镇主要道路有十八大街、文昌路、东门街、西门街、南正街、环城南路、西路等16条,道路总长度20.83千米。

基础设施

截止2007年11月,该乡镇已建县乡公路7条(全长73.6千米村级公路8条)。坝区加快沟渠和道路建设,农田水利化程度达70%以上,山区大力推广小水窖,能源建设以甲烷为主。 

人文地理

虹溪镇历史悠久,是该市历史文化名镇。文物古迹众多,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代一品典封”牌坊,为富商王炽所建;州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石狮(3只)、魁星楼、点石庵、文庙天子台、建水文笔塔、藏书楼等。省级风景名胜区白龙洞位于镇东北地区7千米处,全洞长2千余米,洞内景点“灵芝斜塔”堪称国宝,白龙洞被誉为“云南省一绝”。 

虹溪镇古称“十八寨”,地处滇南福地--弥勒城西南部,光绪年间更名为“虹溪”,以“虹溪八景之一”的“虹溪春水”命名。虹溪镇历史悠久,古为彝族先民东乌蛮所据居,至嘉靖年间汉族大量流入,为汉、彝等民族聚居地。人文、传说、景观众多,是清末巨商、红顶商人——王炽的故乡,弥勒第一个地下党支部在虹溪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成立,镇内景致、古迹保存较完好。大量风物、特产传承至今,仍有强大生命力,烤烟等传统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石。

历史人物以清末富商王炽的影响最为深远,他秉承诚信务实、连锁经营等商业理念,在川、滇一带开设“天顺祥”商号,数年间富甲一方。因其急公好义、乐善好施、爱国爱乡、多有义举,并积极支持清政府兴办民族工业,累受清政府封赏。光绪帝诏赏“三代一品”封典,并建“三代一品”封典坊(俗称绿牌坊)于东门街,尚仍完好。

文物古迹、景致众多,有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绿牌坊,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狮(3只)、魁星楼、点石庵、文庙天子台、建水文笔塔、藏书楼等,众多文物古迹的完好保存是虹溪深厚文化底蕴和悠久历史背景的真实体现;景点、景致以螺峰晚翠、虹溪春水、芦渚秋月、花山烟雨、北岗樵唱、南亩农耕、鸡洞仙踪、龙池灵应等八处最具特色,俗称虹溪“八景”,八景错落分布于境内,吸引了不少游客莫名而来。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虹溪镇地处弥勒市西南部,东与竹园镇相邻,南与巡检司镇接壤,西接五山乡,北接新哨镇,距弥勒市城40千米, 区域总面积156.7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虹溪镇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倾斜,地形为四周环山、中间平坦的封闭盆地,属典型溶洞;海拔在1400—1945米之间。

气候

虹溪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不分明,但干湿季节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6.8℃,极端最高气温33.5℃,极端最低气温-0.1℃;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霜冻期年平均90天; 年平均降雨量为800—950毫米。

自然灾害

虹溪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旱灾、霜灾、虫灾和鼠灾。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08年10月,虹溪镇有市属完全中学1所,镇中心小学1所,村级完全小学12所,村小校点14个,民办公助幼儿园1所,私立幼儿园2所。小学在校学生4155人,专任教师220人(含代课教师3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95%,残疾儿童入学率87.5%,小学年巩固率99.7%,六年级完学率100%。截至2011年末,虹溪镇有幼儿园3所,完小12所,初中1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9所,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2011年,虹溪镇教育经费达1774万元。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虹溪镇有文化站1个,村活动场所9个,图书室1个,藏书3000多册;农家书屋9个,藏书近2万册。截至2011年末,虹溪镇有体育场地22处;9个行政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3%。截至2011年末,虹溪镇闭路电视用户有1632户,广播“村村通”1436座,高音喇叭27只,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7%。

社会保障

2011年,虹溪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1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63户,人数992人;农村五保供养82人;医疗救助人数216人次;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621人。2011年,虹溪镇新增就业人数1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2%;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46%。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虹溪镇有邮政网点1个,乡村通邮率为100%;有电信服务网点4个;固定电话用户1181户,电话普及率9.3%;移动电话普及率87.6%;宽带接入用户675户。

供电

截至2011年末,虹溪镇有供电所1座,变电站1座,有主变压器2台,有35千伏高压输电线路1条,10千伏配电输电线路8条。

园林绿化

截至2011年末,虹溪镇园林绿地面积达2.67公顷,绿化覆盖率2.15%。

医疗

弥勒市虹溪中心卫生院始建于1953年,多年来,医院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为重点,以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业务技术,赢得了全镇人民赞誉,先后被评为“文明医院”、“爱婴医院”、“一级甲等医院”称号。

医院现设有临床科室5个,医技辅助科室4个,开放病床60张。专业齐全、设备技术精良。外科、妇产科及内小儿科为我院的重点科室。医院现有在职职工32人,专业技术人员24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主管)医、护师10人。医院十分重视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在树形象、增效益、求发展中,“医疗质量是医院的魂、服务态度是医院的神”的工作方针指导下,积极培养人才,狠抓服务质量,医院综合实力有了明显提高。近年来,医院先后多方面筹集资金,购进了新一代B超、X光机、半自动生化仪、麻醉机、心电监护、心电图机等医疗设备。建盖了预防保健及健康体检综合楼,重新装修老住院部,更换了所有的病床及床单,为病人提供了一个安静、清洁舒适的就诊医疗环境。医院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在做好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处理同时,内科向心、脑、肾、血液病及危、急、疑难病症扩展;外科已由单一的下腹部手术向中上腹部、四肢骨折创伤手术发展;妇产科学由常见的生理产科、剖宫产、输卵管妊娠手术向无痛分娩、子宫全切术等扩展。

所获荣誉

2021年10月,入选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八批文明乡镇建议名单。

参考资料

正式公布!弥勒12个乡镇人口数据出炉,你的家乡排第几?.澎湃新闻.2021-07-17

虹溪镇.虹溪镇.2024-09-21

云南弥勒:“产业+就业”扶贫车间带动虹溪镇1437人脱贫致富.今日头条.2024-09-21